第707章 瞧稀奇 (第3/4頁)
榮耀與忠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位家族,沒有進行推廣,只是上位者進行帶動,逐漸讓一日三餐在變成主流。
最先那麼做的樓氏,兵源的身體素質最好;後面效仿的家族,他們很快也會察覺到變化了。
當然了,在生產力低下的時代,想要一日三餐並不容易。
事實就是,多數人連吃飽都成問題。
最為簡單的情況就是,春秋時期各處戰場遺蹟挖出的骸骨,骨架絕對會比普通人更大。這也是能吃飽和吃不飽,一眼就能察覺出來的區別。
樓氏的午餐是什麼?
高固看著案几上的菜色,發現好多竟然搞不懂由什麼來烹飪而成,只知道看著好看,聞上去也是極香。
屬於高固看不懂的菜品,它們是各種炒的烹飪方式。
樓氏都能生產鐵質的武器和防具,自然也能將鐵鍋給製造出來。
鐵鍋的出現,直接就讓樓氏的烹飪方式往前邁了至少一千年,出現了各種炒的食物。
而華夏其實要到兩宋時期才出現炒這種烹飪方式,哪怕只是初代的炒,在當時仍舊形成很大的轟動。
因為高固不懂菜色,沒有貿貿然去吃。他先看其他人怎麼吃,再有樣學樣,吃到第一口炒牛肉,前所未有的滋味直接讓味蕾綻放。
有沒有這麼誇張?就是這麼誇張啊!
知道北宋靠獨門秘笈的飯店,做出聲色之後幹了什麼嗎?他們依靠炒菜的烹飪方式,成立一個超級大的集團。
那是沒有味精或雞精的時代,用的鹽巴可能也很一般,僅僅是掌握炒菜的烹飪技巧就鬧出那麼大的動靜。
不止是宋人趨之若素,連帶他國前來的人也是一吃就黏上!
樓氏有精品白鹽,並且還搞出了味精。
啊?這就有味精了???
那不是恰好樓令知道製作味精的材料以及製作流程嘛。
所以,一次沒有成功,大不了多試幾次,總是能夠搞成。
當然了,樓氏的味精跟現代絕對不一樣。
富含蛋白質的原料,如小麥、大豆、麵筋或者魚肉都可以作為材料,經過浸泡或煮沸?,再水解蛋白質經過過濾以及中和,隨後收集和洗滌,最後的步驟便是煮沸的結晶物了。
說起來不復雜,實際做起來並不容易,索幸的事情是樓令不缺可以使用的人手,還是經過了教育的人手。
真要讓樓令自己去搞?很抱歉的來講,他的時間過於寶貴。
高固吃的就是用了細白鹽和味精烹飪出來的食物,以至於不管是什麼食物都不是春秋時代烹飪手法以及受於材料限制能比擬的。
“這樓氏……”高固來樓氏之後,從住到吃,感受到了極致的享受,控制不住想道:“明明沒有什麼歷史底蘊,怎麼活得比誰都好呢?”
僅僅是在吃這一項,高固沒有覺得自己以前都是吃糟糠差不多,可是必須承認樓氏的食物就是好吃!
不提豬食,主要是當前沒有多少人養豬。
即便是樓氏也沒有大量養豬,原因是大多數人都吃不飽,哪有條件養什麼豬。
沒有大量養?那樓氏肯定是有在批次養。
樓令其實已經在對豬進行改良,也就是讓豬的腦袋不是那麼大,身上的肉更多。
豬是從野豬到家豬的一個培育過程,明顯特徵就是家豬的腦袋沒有野豬那麼大。
閹割?那自然是要乾的,不然豬肉吃起來會很腥。
因此,培育家豬就是可以挑選種豬,其餘豬都是需要閹割。而閹割主要是讓豬減少性激素,從物理方式上減少腥味。
樓氏在家禽方面也有在進行,只是規模上都不大。
不是樓氏收集不到大量的雞、鴨、鵝,完全是配套手段跟不上,一場家禽瘟疫過後什麼都剩不下。
牧畜其實也是那種情況。
所以,在出現靠譜的醫獸技術之前,幹大規模養殖牧畜的風險超級高。
樓氏頂替趙氏成為晉國最大的牧畜業家族,從趙氏那邊獲得的獸醫或相關技術極少。
不是趙氏滅亡被其他家族撿漏的情況太嚴重,真實的情況是以搞牧畜作為主業的趙氏,他們本身也沒有掌握多少技術。
那麼些年來下,樓氏一直在研究和補足相關技術,其實所取得的成就也是比較有限。
哪怕是樓氏取得的成績有限,講事實也是領先於當代。這是有方向和沒有方向的差距。
一整個用餐過程,只在起初寒暄一下,正式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