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1章 歸國 (第2/5頁)
榮耀與忠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莒國,其他屬於不入流了。
鄭國在失去三分之二疆域之後,他們竟然還能位列三流?是的,只要“新鄭”和西部的農業區不丟失,他們的的確確還能夠位列三流國家的地位。
晉國陷入疲軟期,其他國家一樣沒有一個好過。
元氣大傷的楚國不止是國內的疫情最嚴重,他們還爆發了很大的內亂。
其他國家也爆發了很嚴重的疫情,顯現出了相當的亂象。
所以了,整體形勢一片糟糕的情況下,至少晉國暫時沒有爆發疫情。
等於說,在那麼糟糕的整體形勢之下,晉國沒有受到額外的傷害。
“暫停兩年。”樓令說得是繼續打擊秦國的事情。他環視眾人,說道:“現在最重要的事情是恢復秦地的穩定,爭取儘快有所產出。”
想要完成那樣的目標,意味著樓氏需要在秦地展開大掃除,清理掉那些正在流竄的秦人,並且儘快遷徙人口過來定居。
那是一個很龐大且註定事務繁瑣的計劃。
樓令簡要地提出要求,也就是提出主大綱,隨後該怎麼去進行完善,使用群策群力的方式來完成方案,後面稽核透過再實施。
這個方案不是從零開始做,樓氏入侵秦國就已經在制定相關的方案,新的方案無非就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
這一次,真真切切輪到樓氏動用國家力量。
不是別的,主要是讓司寇指揮之下的執法隊在秦地執法。
而執法隊的半數來自範氏,再由其他家族充填,數量方面並非固定,要看各個家族的配合程度。
到時候,樓令會安排大量武士進入執法隊,吃著由國君擔負的糧食,幹樓氏自家需要的活。
在這一件事情上,範氏不會跟樓氏為難,甚至會進行極力的配合。
大家都是體面人,少不得有互相需要的時候,並非是拿自家的資源揮霍,能給予方便幹嘛非得為難呢。
雨季結束之後,樓令來到“陳倉”。
這座城池並不大,它緊鄰著渭水,對岸是茫茫群山。
“這裡有通道進入漢中?”樓令沒有去爬茫茫群山的興趣,遠遠看去一點什麼都看不出來。
“回家主,該地是有小道可通漢中,只是沿途非常險峻。”孟起答道。
漢中?現在是有這個地名,只是當地一座城池也沒有,棲息著一些暫時沒有民族成分的人。
之所以說沒有民族成分,原因是他們跟野人的區別不大,同時沒有國家宣稱主權。
當前的“陳倉”還沒有修建通往漢中的陳倉棧道,史上也會別稱為故道或嘉陵道。
樓令對入蜀通道並不熟知,他要是知道也不用特意來到“陳倉”視察,前往“郿”就行了。
在“郿”那邊也可以修建通道進入漢中,也就是褒斜道。
另外,“郿”地過渭水往東走七十多里,還有從周至開始修建的一條儻駱道。
更東邊的“豪(蕩社)”也有一條子午道可以通往漢中。
樓令當然聽過那些通道的名字,只是他真不知道起點和終點在哪,更不知曉進入漢中不等於就能夠進入蜀地。
抵達漢中之後,面對的還是茫茫群山,各種的險山峻嶺。
想要從漢中進入蜀地,繼續把棧道修起來吧!
樓令只知道一點,想要使得樓氏坐擁“龍興之地”的話,光得到大河到汧水的八百里秦川仍舊不夠,必須將“冀”地……也就是隴西以及巴蜀全拿到手,才算是完整的“龍興之地”。
因此是什麼?沒有全部獲得上面那些地盤,其實會成為“瘸腿”的割據勢力。
要是隻光獲得蜀地,哪怕是將蜀中平原的農業開發出來,一樣會困死在那一片盆地之中。
同時,樓令心裡有譜,即便是佔領了蜀地,不把都江堰修起來,別說是讓蜀中變成天府之國,連想要順江南下攻略楚地一樣是做不到。
“慢慢來吧……”樓令逛了一圈,很清楚絕不是一蹴而就能夠辦成的事情。
五天之後,樓令啟程東返,沿途有城池就短暫休息,在一個月後回到“新田”城內。
樓令本來是要前往“太原”,到“高陵”才得知國君進行召喚。
回到“新田”的樓令並沒有第一時間入宮謁見,入駐家宅拾搗自己,休養了兩天使精神氣得到恢復,才入宮進行謁見。
“君上。”樓令見到晉君周立刻行禮。
當日沒有其他卿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