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部分 (第3/4頁)
懷疑一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向簫智和劉永福等人上書請戰,正好簫智也覺得兩個師的兵力在福建登陸有點單薄,順勢就把獨立旅掉了過來,至於獨立旅原來的防務工作就交給了新編的地方守備師,一聽到這個訊息,獨立旅從上到下都是興奮不已,高興的那是嗷嗷直叫,短短兩天的時間就完成和地方守備師的防務交接,接到命令五天後就坐船趕到了臺灣,動作之快就是簫智也是乍舌不已,心說“獨立旅還真是她娘地不愧是一群戰爭狂人,一聽說有仗打了,跑的比兔子還快”,心裡這麼想可嘴上卻把獨立旅好生地誇了一頓,結果蕭智一高興就上了旅長陸達州的當,把攻打福州的先鋒登陸的任務給了獨立旅,這下臺灣師和第七師不幹了,憑什麼獨立旅一個“外來戶”就把這個任務給搶了去,這不是欺負兩個師沒人麼?於是兩個師的軍官們找到了簫智,一定要把這個任務給搶過來不可,這下簫智也犯難了,最後還是大家想出了一個好辦法:比賽。大家進行一場演習,誰贏了誰是先鋒部隊,誰就去打頭陣。
由於時間比較緊,所以演習也就是一場,很簡單,教導旅主攻,第七師和臺灣師各派出一個旅主守,時間為三個小時,如果三個小時內獨立旅拿不下“敵軍”的防守陣地,那麼獨立旅就是失敗,先鋒部隊的任務就得讓給臺灣師或者是第七師的部隊,應該說這次演習也是對這幾支部隊的一次檢驗,獨立旅經過幾次擴充和改編,現有兵力95oo人左右,兵力是一個師的三分之二左右,而第七師和臺灣師的這兩個旅的兵力約為1oooo人左右,雙方的兵力可以說相差無幾,而且根據演習規定,雙方的火炮均為36門,槍支也是使用相同的槍支,這樣算起來,主攻的獨立旅還是很吃虧的,畢竟他們是主攻的。可是就是這樣看是吃虧的進攻方,獨立旅還是將這場演習的勝利抓在了自己的手裡,2小時45分鐘就攻佔了兩個旅防守的陣地,而且還活捉“敵人”的指揮官,當然,在這場“慘烈”的大戰中,獨立旅的傷亡也過了一半,幾乎失去了進攻能力,不過,獨立旅強悍的戰鬥力也使得兩師的軍官們看得是目瞪口呆,但是,這些人的心裡卻是對獨立旅佩服不已,於是重任就落在了獨立旅的肩上。
8月16日早上8:3o分,攻擊福建的第七師先到達了閩江口的長安和長柄一帶登陸,此處位於閩江口北岸,地勢平坦,而且江水的深度正適合登陸艦的航行,但是在這裡有清軍18個營駐紮,總兵力約9ooo人,雖然這些軍隊人數較多,但是隻有約一半的人裝備了新式的步槍,另一半的清軍只裝備了老式的火槍,而且這裡的清軍雖然構築了工事,卻沒有裝備火炮,至於閩江兩岸裝備的江防火炮現在根本就沒用,這裡太靠近出海口了,江防大炮的射程根本就達不到這裡,這也是安南軍隊選者在這裡登陸的原因之一,至少在這裡登陸,火炮的威脅要小的多,傷亡也會小不少。
就在守衛的清軍慌忙的跑向陣地時,護航的軍艦就開始對清軍的營地和陣地開始了火力準備,一炮彈落在了清軍的陣地上和營地中,許多人還沒有反應過來就被炸上了天,戰爭永遠都是這麼的殘酷和冷血。半個小時的密集射擊,清軍原來的陣地和營地早已變了模樣,駐守在這裡的清軍早就嚇破了膽,沒有人敢來陣地,甚至是營地也沒有人敢回去,誰知道自己回到營地安南的軍艦會不會再來一次炮擊啊?還是回城安全,也不知道是誰帶的頭,這些清軍除了一小部分還在陣地等處駐紮外,其餘的都往福州城的方向逃跑,安南省的部隊開始登陸,先登陸的當然是獨立旅了。為了登陸的順利,獨立旅作了大量的準備,所以當登陸艇一靠岸,登陸的戰士們就馬上各司其職地開始了自己的任務,灘頭的陣地很快地被建立了起來,駐守在陣地裡的清軍也開始了還擊,可惜人數太少,無法阻止安南省的攻勢,僅僅半個小時的時間,清軍殘餘的駐守部隊就被趕出了陣地,開始向福州方向撤退,獨立旅成功地開闢了一塊四公里長,三公里寬的登陸場,後續部隊開始源源不斷在這裡登陸。
為了防止清軍的反撲,獨立旅繼續向前開進,在距離登陸場約五公里的五限山附近開始修築防禦工事,以防備清軍的進攻,保護後方登陸場的安全,清軍也沒有讓獨立旅失望,在下午兩點左右起了反攻,但是連續的兩次進攻都被獨立旅擊退,這樣雙方在五限山及石筍,白眉一帶對峙,清軍顯然是在等待更多的援軍,而獨立旅卻在等待火炮和後續部隊,雙方就這樣誰也沒有主動地向對方進攻,直到下午四點時,清軍才有一次對獨立旅動了一次進攻,可惜清軍沒有那種不怕死的精神,在獨立旅的一陣密集的射擊下,清軍丟下了8oo多具屍體後,狼狽的逃回了自己的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