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部分 (第2/4頁)
懷疑一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軍被安南省海軍所攔截,無法進入長江等江南等地。這樣折騰了幾回後,慈禧也就死心了。這也是李鴻章的膽子大,如果被御史知道了,也是抄家滅族的大罪,但是現在的形勢使得李鴻章不得不這樣做,李鴻章清楚地知道――手裡有兵權才能儲存自己的身家性命。
當然,福建的這份奏摺也拉開了安南省進軍江南的序幕。
………【第四十八章:飲馬長江畔(9)】………
1896年8月19日,處於風雨飄搖的清王朝迎來一個更加沉重的打擊,閩浙總督張應?奏報朝廷:安南軍隊在海軍的掩護下,於三日前分別在廈門和福州沿海兩地登陸,廈門在抵抗不足兩個時辰後即告失守,現安南叛逆正在攻打福州,望朝廷援兵。令張應?沒有想到的是。這份奏章沒有給自己帶來所期望的援軍,卻促使慈禧太后下定了暫時丟棄江南,全力保障江北的決心,這也使得江南各地的清軍陷入了各自為戰的境地,為安南軍隊統一江南,平復各地提供了有利的條件,而且由於清廷的拋棄政策,江南各地的官員和士紳也對朝廷徹底的失去了信心,開始將目光轉向了安南,這也是當初李鴻章和慈禧等人都沒有想到結果。為了應付安南省的進攻,兩江總督劉坤一,湖廣總督張之洞等人都開始將軍隊集中,自從廣州之戰後,眾人都明白一個道理:與其沒有把握的在城外和安南打野戰,還不如依靠比較堅固城市等防禦來拖住安南,這樣做也許還有取勝的希望,而打野戰卻是絕對沒有取勝的希望地。所以幾省的平媽都開始往大城市集中,許多地方也開始了招兵和擴軍,地方的督撫們也看得出來朝廷的意思,這是想把整個江南作為戰場,打得贏自然是朝廷賺了,打不贏朝廷也不吃虧,最少消耗安南的實力,而且還可以將安南的軍隊拖在江南等地,為自己爭取時間,朝廷這是壯士斷腕啊!他們這時要犧牲江南各地的利益來換取自己利益,這招可真夠毒的,不管是輸還是贏都會對朝廷有利,而自己這些人卻要傻傻地呆在這裡,繼續的替朝廷賣命。於是漸漸的這個訊息開了,很多人由開始的不相信,再到懷疑,直到朝廷的聖旨下來,這些人才確定這是真的了,於是膽小的收拾細軟準備跑路,各地當官的也紛紛學起了“陶淵明”,一個個收拾了細軟掛冠而去,雖然安南海海軍封鎖了長江,但是隻要不是清國的船隻,海軍一般也不會檢查,這也使得歐美的船隻在經過了安南省的允許後,可以在長江裡航行,當然這種航行時有限制的,比如說只能靠近民用的碼頭,不得私藏槍支等,但是安南省並沒有禁止歐美的船隻運送乘客,於是很多有錢的商人或者是官員,開始花錢買這些歐美上船的船票,希望以次來離開即將陷入大戰的江南地區,因為如此,歐美的這些船隻的船票價格也隨之漲了起來,但是,這一切仍然沒有擋住這些人離開的步伐,由於懼怕戰爭,這一趨勢甚至還有加劇的趨勢,當然了,逃跑的都是有錢有勢的人,畢竟這個時候還能買的起船票的人不多。這股外逃的風氣很快傳遍了幾省,整個江南地區都變得人心惶惶,各地每天都可以聽到有人逃跑的訊息,尤其一個地的官員居多,畢竟朝廷的聖旨上寫的明白,朝廷現在是“無力南顧,各地官員可編團練以自保”,“朝廷都不管了,我們還管什麼啊?先跑吧!”這是很多官員在看到聖旨時的第一個反應,只有少數的官員留了下來。
1896年8月15日,簫智等人在登陸前又對即將參戰的部隊做了以便全面的檢查,力求做到每一細節都不放過,簫智等人心裡明白,渡海登陸不比其他作戰,任何一個小的疏忽都有可能帶來災難。不過,讓蕭智放心的是,看來渡海部隊的工作做的很好,也很充分,士兵們計程車氣也很高漲,尤其是廣州戰役結束以來,臺灣師和第七師計程車氣更加的旺盛了,大家都想著立功受獎了,在當兵的眼裡,戰場才是他們的歸宿,也是他們建功立業的地方。8月16日凌晨5時,準備登陸的部隊全部上艦,5時3o分船隊開始啟航,隨同的護航艦隊早就在外海等著了,根據作戰計劃,船隊應該在三個小時後,各自到達自己的預定部標,在到達目標時,各艦先頭部隊不做任何的停留和準備,馬上對目標起攻擊以開闢和建立登陸場,隨後主力部隊會馬上登陸,並在裝備到達後馬上對廈門和福建起攻擊,這次被簫智調來的獨立旅作為登陸福建的先鋒部隊也是高興不已,自從打完欽州和防城港之戰後,獨立旅可是好久沒有打仗了,這可把他們這群人給憋壞了,畢竟只看別人打仗,自己卻呆在那個地方貓著確實難受,尤其是別的部隊不斷立功的訊息傳來,在獨立旅裡,從軍官到戰士都是眼紅的不得了,可是光眼紅也不是辦法,大家紛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