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人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百官自諸侯王以下至六百石官吏皆以次奉賀(貢獻禮物)。禮畢置酒,以尊卑次起上壽。朝會後劉邦大喜過望地說:“吾乃今日知為皇帝之貴也。”
《漢官典職儀式選用》列舉參加“大朝會”的人員為“……公、卿、將、大夫、百官各位朝賀。蠻、貊、胡、羌朝貢畢,見屬郡計吏,皆見,……宗室諸劉會,萬人以上。”可見漢朝時參加朝會的多達萬人以上。這些人從全國各地趕赴長安參加“大朝會”,近則走上十天半月,遠則便是數月計,這應該是一筆數額巨大的“差旅費”。
漢武帝時改易正朔,以正月為歲首,“大朝會”相應改至正月初一舉行。此後,歷代相沿襲。東漢時的歲首“大朝會”,皇帝幸德陽殿臨軒受賀,公卿將相大小百官及地方各州郡長吏、諸少數族酋長、使臣均奉貢進表拜賀。當時,地方州郡的朝貢之物按轄地人口計,每人每年六十三錢獻給朝廷,曰“獻費”。
漢代的“大朝會”中還有一項“年終考計”制度,地方州郡的“一把手”或主要僚屬需帶上“計簿”(有點像現在的財物‘統計報表’),到宰相府上報年度的“地方政績”,名曰“上計”。也就是說,你得上報一下轄區去年的GDP與財政收入,讓朝廷從中考量你這個地方官是“稱職”還是“不稱職”?至於那“統計報表”中究竟有多大的“水份”,大概只有天曉得。這一“上計”,有時還由皇帝親自出馬“受計”,就是直接聽取地方官吏的彙報。此制到隋唐時稱為朝集,漢時的“上計吏”亦更名為“朝集使”。
大年初一(大朝會正式開始)天還沒有亮,文武百僚就開始在麗正門外排班。負責議程的內侍更是神氣活現,即便是皇親國戚也要被他們呼來喝去地支使。小人得志是要有氣候的,大朝會的莊嚴隆重賦予了他們驕橫跋扈的底氣。他們逐隊厲聲喝問:“班齊未?”禁衛人員逐一應答:“班齊!”那陣勢就像軍隊結集時檢查口令一樣,莊嚴又肅穆。
隊伍整頓完畢,宮門尚未開啟,大家只好瑟縮在寒風中等待五更(這個是晚上3點到5點,正月初一汴梁什麼天氣,大家應該都能懂)報時。皇宮內計時的更漏比民間短,宮中五更過後,民間四更才結束(這算是官員的福利吧)。因此宮中打過了五更,梆鼓聲就交替響起,稱為“攢點”,也就是釋出標準時間的意思。五更攢點的梆鼓聲終於在城樓上響起。這時候,透過大慶殿殿角上的鴟吻猶見疏星點點。於是宮門緩緩開啟,門軸吱吱呀呀的磨擦聲尖利地劃過晨光熹微的夜空。百官躡手躡腳而又神情整肅地魚貫而進,正旦大朝會開始了。
這一天的行程,簡單來說,皇帝便起身上朝,先虔誠上香,隨後,給太后拜年,然後文武百官向皇帝拜年,接著接受四方列國使者的朝賀,然後賜宴。
這一天,文武百官和外國嘉賓穿的朝服也是有嚴格規定的。所謂朝服,‘一曰進賢冠,二曰貂蟬冠,三曰獬豸冠,皆朱衣朱裳’。公服,又謂之常服,‘宋因唐制,三品上服紫,五品以上服朱,七品以上服綠,九品以上服青。其制,曲領大袖,下施橫襴,束以革帶,幞頭,烏皮靴,自王公至一命之士,通服之’。士服則為頭戴山樑冠,白袍青緣。外國使臣服飾要求:遼國大使頭戴金冠,而金冠的後砃又尖又長,像一片大蓮葉,身著紫色窄狹緊身袍;遼國副使裹金帶如漢服。西夏國大使與副使都戴短小制樣的金冠,穿緋窄袍,叉手而展拜。高麗與南番交州的使節和漢族儀式一樣。長鬍子高鼻樑的回紇(hé,新疆那一片往外)族入朝時,都是以長帛纏頭,散批長袍。于闐來朝者都戴小金花氈笠,金絲戰袍束帶,並且都偕其妻子同來。南蠻五姓番入朝時都是椎髻烏氈,像僧人一樣禮拜。
參與朝會百官與嘉賓周圍是一干支撐場面的鹵簿儀仗,諸如法駕、傘扇、儀衛、雅樂等等。光是黃麾仗的儀節就要動用五千餘人,宋氏南渡之後數量大減。這裡面夾雜著四方朝賀的外國使節,如西夏、高麗、交趾、回紇、于闐、真臘、大理、三佛齊等,和宋朝鄰邦的這些國家,平時雖然你也打我,我也打你,到了這時候,化干戈為玉帛,都挺懂規矩,參與大朝會的使臣都會將本國的貢品、歌舞等進獻給大宋皇帝,那場面真可謂是“萬國衣冠拜冕旒”。這些國家之所以願意來,除了白吃白喝白住,臨走時領走的金銀比進貢的要豐厚許多倍,後來到了南宋,朝廷為了節約開支,除了高麗,一般不允許外邦使臣來了。
正史上作為大理王的段和譽派人參加大朝會是這麼記載的:“政和六年,譽遣使爽憤李紫琮,以三百良馬、百二十眾入貢,並以樂工四十八演幻戲南曲。徽宗親臨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