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知道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qhkh”朋友為是勳作前傳,我拿來略微修改一下,作為正文的附錄。小說 對於是氏的前程,小說設計了一個開放式結尾,任由讀者朋友們自己去開腦洞吧。很多朋友追著問是家是一輩子魏臣呢,還是是勳可以做新朝太祖呢?實話說,作者本人也不清楚……所以修改此文,把其中可能相關後世尊稱的文字都改掉了,就當是時代不詳、作者不詳的一篇私傳殘篇來讀可也。不作為什麼《魏書》的《是勳傳》,稱獻帝為“漢主”而不名“天子”,稱曹操本名而不號“武帝”,這樣比較省事兒。
是勳字宏輔,北海營陵人也。原姓氏,父伊,漢熹平中為樂浪太守吳鳳闢為僚屬,勳亦從父遠途,遂家焉。初平元年,郡守甘陵張岐與伊不睦,發兵收捕,害之。勳年十八,匿草中得活,乃渡海投從父儀。時儀為北海相孔融屬吏,因融言更姓為是,勳亦從之。勳至,為親舉哀,痛毀過禮,至口不能言數月,其仁孝若此,時人譽之,融亦愛其詩文,稱為“小友”。
翌年,黃巾帥管亥寇北海,破劇縣,圍融都昌。融素無軍略,既不能御,但日墮淚待死耳。勳乃自請赴平原請劉備相救,時太史慈在都昌,亦與偕行。備見而喜曰:“孔北海亦識僕乎?”遣將關羽馳援。及至,勳以兵勢相逼,說管亥撤圍南下,以全婦孺,亥感其誠,從之,圍乃得解。
是儀以青州不靖,融亦無守境之能,慮異日禍將延己,乃遣子著、紆、峻等及勳南下琅邪,以營其窟。時儀中子寬遊學徐方,曹宏、豹兄弟為州吏,與之相善,乃請豹女許勳,為固是氏也。
曹操在兗州,徐方震恐,麋竺等欲使州牧陶謙拒之,獨勳與陳登說謙,使兗、徐合縱以安州境。時操父嵩寄寓琅邪,謙乃使勳送之,並致書操,以申盟好。會袁術陰使人假謙名以攻操,賴勳將兵卻之,乃與嵩及子德攜歸。
曹操方圍管亥於濟北,遇勳,勳乃說操曰:“將軍前在東郡,當面之敵唯董卓餘孽耳,且袁氏兄弟相爭,冀州以將軍保其側,將軍與冀州正相犄角也,是雖無磐石之安,亦無睫瞬之禍。今既得兗州,其地前被黃巾,城邑殘破,士庶離散,將軍之卒不多於曩時,而遽得此土,斯為眾矢之的也,且冀州豈不慮將軍勢大難制耶?倘袁術興兵入兗,冀州能為援否?而西有李、郭汜,東有徐方勝兵,屈於四戰之地,竊以為將軍之勢,可謂日薄西山矣。然否極而泰來,危深或可安。夫黃巾之亂,乃在豪強兼併,百姓失田,故不得不揭竿而起,成瓜分豆剖之勢。將軍誠能從勳計,赦亥等死罪,納其部眾,授土屯田,則一日之間可得戶三十萬,勝兵十萬,兗土亦安。陶牧垂垂老矣,所慮者唯保其子繼嗣徐州耳,若將軍遣使聯盟,貸良種、耕牛于徐州,必無不從之理。則將軍內撫黃巾,外結徐方,一二歲中,兵乃強勁,可南取豫州以討袁術,西進河南恢復故都,逐鹿天下,正其時也。”
操奇勳以弱冠而談吐便給,胸有丘壑,又前與從叔父豹約為婚姻,乃親近之,欲委以重任。勳以己白身,且素無遠名,固辭,但受假佐。尋轉濟陰郡督郵,闢吳質、盧洪,並薦是儀、太史慈等於操,乃以善識人於微末而稱。
四年,張邈、陳宮等迎呂布入兗,郡縣皆應,時勳在鄄,與太史慈、程昱等共佐荀,得保鄄、範,助操逐布。復使徐州,說陶謙以身後事屬操,則徐方之附,勳功亦大焉,操深器之。
劉表在荊州,操欲與之合,共討袁術,乃使勳使焉。表素崇儒術,以勳經學無名,欲難之,特會於襄陽學宮,使謝該、宋忠等難之。勳問一而答十,莫不切中肯綮,群儒結口。勳勃然而責曰:“卿等固知吾為國事來使,不速引見劉牧,反以經義難之,是以私憾而敗國事也!”又責堂下諸生:“儒生以致用為功,經師以求是為職。今天子蒙塵,中原板蕩,一二經師老於章句可也;汝等少年,當學以致用,芟夷大難,興邦定國。昔張良、陳平、鄧禹、耿治何經典?通五經者,王莽、劉歆也!汝等欲為腐儒耶?欲為莽、歆耶?”會太僕趙岐亦在荊州,以表用九旒龍,僭越王章,亦責表以大義。表慚而拜謝之。
旋聞漢主還洛陽,勳乃馳返鄄城,勸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先是,毛說操曰“奉天子以討不臣”,荀說以“奉主上以從民望”,勳之計雖略同、,然“挾天子”語,實漢魏相代之萌也。操深然勳計,遣曹洪將兵迎漢主;勳亦自請先發往謁以申勤王之意。道逢匈奴左賢王去卑部劫掠民庶,勳使夏侯蘭挫其鋒,擒左谷蠡王潘六奚為質,據偃師以待去卑。單于於夫羅與去卑並至,將五千騎圍之。勳單騎出,面責於夫羅,又詭言曹洪大軍在三十里外,須臾便至。於夫羅懼而請成,還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