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 (第3/4頁)
隨便看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次說過,不能就這麼說說就完了,一
定得要治,得要有個結果,得回答這個問題,由宋
健同志負責這個事情,一抓到底,一定要讓淮河
變清!
李鵬不僅對中國的環境保護十分關注,對整個世界的環境發展也予以了應有的關注。1991年8月12日,在中南海紫光閣,他會見了在北京出席“發展中國家與國際環境法研討會”的中外代表和聯合國副秘書長兼聯合國環境署執行主任托爾巴博士。在會見時他說:此次會議及今年6月在北京召開的關於“環境與發展”的發展中國家部長級會議都將對推動發展中國家乃至國際上的環境保護工作產生積極的影響。希望這次研討會能取得成功。
李鵬還說:環境汙染是沒有國界的,世界各國就此進行合作非常重要。發展中國家搞好本國的環境固然自己要作出很大的努力,但發達國家也應責無旁貸地予以支援和幫助。在環境保護方面,發展中國家的特殊情況與需要應得到發達國家的理解和照顧。只要各國對環境保護持積極態度,在聯合國的主持下,制訂出關於環境保護的國際法律檔案是完全可能的。
1992年6月3日至14日,聯合國在巴西里約熱內盧召開了環境與發展大會,183個國家派代表團,102位國家元首或政府首腦出席了會議,這是聯合國成立以來歷史上規模最大、規格最高的一次會議。
李鵬率有60多人組成的中國政府代表團出席了會議。
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的大國,為會議作出了重大貢獻。
在會前,為協調立場,邀請41個發展中國家的部長在北京舉行了會議,發表了著名的《北京宣言》,闡明瞭對世界環境問題的立場和主張,在國際社會產生了深刻而廣泛的影響。
李鵬在發展中國家環境與發展部長級會議上的講話中說:佔世界人口大多數的發展中國家,有著十分相近的經濟背景和共同的發展要求,在解決全球環境與發展問題的程序中,可以互相借鑑、加強合作,為謀求全人類協調一致的行動,發揮重要的影響和積極的作用。今天,我們聚會在這裡討論全球的環境與發展問題,集思廣益,目的就在於找到一條保持地球生態系統平衡和實現良性迴圈的發展道路。
李鵬說:目前,我們發展中國家面臨著發展經濟和保護環境的雙重任務。許多發展中國家長期處於貧困和落後狀態,他們低價出售原料,高價買進工業製成品,財富繼續向發達國家流動和積累,資源被大量消耗,生態環境受到嚴重破壞。因此,只有改變不合理的經濟秩序,消除貧困,促進發展,發展中國家才能保護自己的環境,又能更好地參與全球環保合作。我們發展中國家必須走符合自己國情的發展道路。不要重蹈歷史上某些發達國家為實現工業化而不顧生態環境的覆轍,儘量做到經濟增長和環境保護協調發展。廣大發展中國家曾經為人類文明作出過不可磨滅的貢獻,現在正為擺脫貧困、改善環境而艱苦奮鬥,表現出對人類共同利益高度負責的精神。我們召開這次會議,就是這一精神的集中體現。
由於中國在會前做了大量工作,所以在環發大會期間,中國代表團與“七十七國集團”密切合作,以七十七加一的方式共同提出決議草案,成為會議上南北談判的基礎檔案。當會議爭執不下時,談判處於僵局的關鍵時刻,中國及時的發揮了協調和推動的作用。
1992年6月12日李鵬在聯合國環發大會上作了以《抓住機遇迎接挑戰加強合作》為題的講話,講話中提出了在《北京宣言》就已經提出的五項主張:
一、經濟發展必須和環境保護相協調。經濟發展不僅是人類自身生存和進步所必需,也是保護地球環境的物質保證。對許多發展中國家來說,發展經濟、消除貧困是其首要任務。二、解決全球環境問題是各國的共同任務,發達國家負有主要責任。三、加強國際合作要以尊重國家主權為基礎。國家不論大小、貧富和強弱都有權平等參與環境與發展領域的國際事務。解決全球環境與發展問題,必須在尊重各國獨立和主權的基礎上進行。四、促進發展和保護環境都離不開世界的和平與穩定。戰爭和動亂不但造成生命、財產損失,而且是對生態環境的巨大破壞。五、處理環境問題應當兼顧各國現實的實際利益和世界的長遠利益。當前,在重視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等全球性環境問題的同時,特別需要優先考慮發展中國家面臨的環境汙染和水土流失、沙漠化、植被減少、水旱災害等生態破壞問題。解決這些問題,不但可以消除對發展中國家環境與發展的嚴重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