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訪不如上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民的控訴。這些殘酷的利益盤剝、人身損害以及生活中的種種悲傷往事;幾乎無一例外地都與土地的佔有和歸屬相關。因此;當東北平原肥沃的黑土地上插上了張三李四的名牌;土地的新主人們興奮得深更半夜蹲在地頭上發呆;直至想及世道何以天翻地覆時;農民們終於明白了只有共產黨人能他們過上擁有土地的好日子;他們支援共產黨建立農村民主政權的熱情無法遏止地迸發了。——中國革命史形容那時發生在中國北方農村的革命行動為“暴風驟雨”。
歷史證明;共產黨人在東北地區開展的大規模土地改革;對東北地區解放戰爭的勝利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最大多數”一詞出現在毛澤東筆下;是在解放戰爭進行到最困難的時刻。那時;陝甘寧晉綏聯防軍想把位於陝北與晉北交界處的佳縣打下來;以緩解胡宗南大軍進犯陝甘邊區的壓力;但臨戰卻發現胡宗南部已將這一帶搶掠一空;部隊由於極度缺糧根本無法打仗。毛澤東計算了一下;如果仗打三天;部隊就需要十二萬斤糧食。他請來佳縣縣長張俊賢;讓他想想辦法。張縣長說:“把全縣堅壁的糧食挖出來;夠部隊吃一天;把全縣地裡的青玉米和穀子收割了;還可以吃一天;剩下的一天;就把全縣的羊和驢都殺了!”戰役打響了;佳縣百姓的支前隊伍扛著拉著從各家各戶湊來的糧食、驢和羊;共產黨官兵打到哪裡他們就一步不離地跟到哪裡;而在戰場的後方;佳縣的男女老少吃的是樹葉和樹皮;這些都吃光了就吃觀音土。戰後很長時間內;這個縣都看不到羊和驢。毛澤東十分感動;他給佳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