嘟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幾百年家喻戶曉的讀本,號稱“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這東西沈歡小時候就被逼讀了不少,也熟悉得很。不過他認為此書多為經典篇章,以此還不足以概唐詩全貌,因此以書為基點,多收集了一兩百首,湊足五百之數,每首詩之後或者每個詩人之後都有一小段評論,算是註釋。
在這裡沈歡毫不羞愧地盜用了後人的智慧,唐詩名家薈萃,以李白杜甫為最,稱他們是“雙子星”,代表了唐詩的最高成就。在宋代,李白“詩中仙人”的名號很響亮,就是後來的蘇軾也以“坡仙”自喻,至於杜甫,此時還沒有明代人稱他為“詩聖”的地位。沈歡把他抬高了許多,以韓愈“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做倚仗,相提並論。不過沈歡沒有把“詩聖”的稱呼套到杜甫身上,至於“詩史”倒沒有吝嗇,他覺得中國古代所謂的“聖”就是太多了,這些人的地位一鬨抬起來,奉若神明,大大限制了後人的發展,縱使有所進步,也要自認不如,比如什麼書聖什麼畫聖之類的,全是後人搞出來的無謂稱呼!
其實評論這些唐詩倒還不是他的本意,畢竟魯迅就說過詩歌都給唐朝人寫光了,他再怎麼評論,眾多文人也覺得不爽,因此,在唐鑑後面他又寫一些宋詩論,只不過因為宋代才一百年而已,不敢把後世的東西抄太多,只能隱晦評論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