嘟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知,心裡大是不悅,不過事已至此,也沒有辦法責怪,他只能率先高呼道:“陛下親政,吾皇萬歲!”
“吾皇萬歲!”眾臣反應過來,高聲恭賀,算是確定了新皇的地位。
“諸位臣工都起來吧!”趙曙抑制不住興奮,滿臉通紅,挺起胸膛,精神也抖擻了幾分,高坐龍椅,九五至尊,睥睨天下,豪情頓時濃郁於心中。
大宋治平元年三月初八,太后撤簾,病了整整一年的新皇親政,從新掌握了政權,開始了歷史的新篇章。
沈歡從司馬光口中瞭解到韓琦的強悍,也不禁咋舌,招呼人上前撤簾,讓太后避之不及,如此人物,千古難見,不愧是史冊裡大有篇章的臣子!他想了又想,這種事自己肯定不敢做,至於司馬光,估計是不肯做!他們師徒,一個謹慎膽小,一個謙恭有禮,在官場上也不知是福是禍。
皇帝親政,肯定又有一番賞賜。論功行賞,不少臣子都有所升遷或者厚待,特別是力挺皇帝上位的韓琦,加右僕射,封魏國公,身為宰執,榮譽之極;當然,官家也沒有忘記率先上奏章的司馬光,加龍圖閣直學士,仍知諫院。司馬光本來又想辭掉,不過後來也許是想起沈歡的告勸,受了下來。這倒讓沈歡驚奇了許多,也許是近朱者赤,也許是潛移默化,司馬光這個終日要求辭去高位的傢伙終於難得一次接受加封了,離他指定的目標又近了一步。
下一步的目標是御史中丞的位子,沈歡也不管是否有越級的可能,總之他要讓司馬光儘快做上御史中丞,機遇就在濮王之議!如今的御史中丞是賈黯,此君歷史上就是因為在濮王之議中站在了皇帝的對面,事後被貶到外地去,不過好像事實上最後也是由司馬光來接替他的位置,但是十八個月的濮王之議,沈歡認為太長久了,他與司馬光都等不了那麼長的時間。看來又得為司馬光好好謀劃一番了。
皇帝親政,這個該死的濮王之議也該來了吧!當然,此事看來不可能一兩個月就解決,還是等事情發展到**階段再出手吧,也好顯得功勞巨大。這之前,沈歡還有不少事情要處理,今年七月就得去參加秋比考試,以望獲得明年的春闈科舉名額。
不過在三月中的時候,他還忙著自己的賺錢大計。新華書館憑著前期賣掉的八千多冊書籍作為資本,有著兩臺印刷機的他們開足馬力,半個月的時間又印了兩萬多冊,依然與前次一樣,賣了個精光,賺得周季這個老闆睡夢都在發笑。前後兩次賣掉三萬冊,沈歡讓他們把速度緩下來。周季不解,說現在賣得火暴,應該再接再厲。沈歡解釋市場有一定的容量,他們現今只有開封銷售渠道而已,三萬冊全是儒家經典,再有那麼一兩萬估計就飽和了,再多印刷眾人就會感到視覺疲累,造成產品積壓就非好事。
此事給沈歡一個靈感:他應該出一本書。
既然儒家經典著作已經飽和,而宋代其他門派書籍又沒有多大市場,還不如另劈蹊徑,造出一個賣點來。而他在京城薄有文名,若寫就一本新奇的書,加以宣傳,不難又賺上一筆,若能成為古代第一個暢銷書作家,也是一份榮耀。沈歡幾經思慮,覺得大有可能,更是心動,開始構思起來。
他在京城多以詞名傳聞,得作出一點改變,不然縱有柳永才華,也不過一個詞人而已,算不上什麼成就。宋代是一個文化的時代,文人地位尊崇,他一個後世文人,滿肚子的詩詞文章,回到這麼一個時代,如果不能成為一個文化巨人,也太過失敗了點,更是一個遺憾。不敢說要比肩如今的歐陽修或者後來的蘇軾,這兩個人都是多面手,文章詩詞,無一不精,他怎麼也要看齊一下。司馬光給他取的表字不是有“見賢思齊”之意麼,總不能讓它成為空話!
一想到能成為一個文化名人流傳千古,沈歡就忍不住激動,難以抑制。這次要出的書當然不是他所“作”的詩詞合集,本著細水長流的心思,這些詩詞時不時弄出一兩首就夠了,若一股腦兒兜出來,以後辭窮,吃鱉難堪,就得不償失了。可若要寫什麼文章,好像時機也不對。
《唐詩選鑑》——這是沈歡在宋代寫就發行的第一本書。要做一個文學家,還需先做一個文學評論家吧。這個時代只有輯錄的唐詩而已,個人評論專著,比之後世卻要匱乏得多。沈歡抓住這個小漏洞,先佔了個便宜。
書中按後世通行版本,把唐詩分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個階段,選了各個名家的詩歌共五百首,加以鑑賞評論,多是後世之意——當然,在這裡,就成為沈歡的一家之言了。其實他本來想鼓搗出那本《唐詩三百首》,這可是中國唐詩最好的選本之一,是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