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部分 (第1/1頁)
空白協議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迨費芯客ㄑ丁�1990年第4期;《十八世紀中國的經濟發展和政府政策》,1995;以及李伯重:《江南的早期工業化》,中國社科文獻出版社2000年版;更早關於的“原始工業化”提法,見魏丕信:《18世紀中國的官僚制度與荒政》,第九章;據說在這之前,還有伊懋可和不少學者都採納了這一術語,見王國斌:《轉變的中國——歷史變遷與歐洲經驗的侷限》,中譯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43頁、第34頁。
(49) 參見高王凌:《中國傳統經濟的發展序列》,《經濟發展與地區開發——中國傳統經濟的發展序列》。
(50) 黃宗智:《長江三角洲小農家庭與鄉村發展》,多處。黃宗智與他同時代的許多學者研究的主旨,都是回答中國革命“為什麼發生”這一問題的(而且很多都是依據二十世紀上葉的史實),這樣看來,我們也許就能對之有多一點的理解。
(51) 對於近六個世紀中國“一直是‘餬口農業’佔支配地位”的說法,王國斌也表示了不同意見,見《轉變的中國》,第19頁。
(52) 以上參見高王凌:《中國傳統經濟的發展序列》;又,《關於清代江南勞動力的“供給不足”》,見李伯重:《江南的早期工業化》第9章第3節。
(53) 張五常的“佃農理論”認為:隨著某一地主土地由個別佃戶向著更多的佃戶出租,租率將會下降,而總產出卻可能上升。如果我們在這句話前加上“隨著人口的逐漸增加”,後邊所發生的,不正是清代中國的歷史事實嗎?此外,他的理論也對勞動過密、以及過密只會使佃農更為不利等,提出了挑戰。以上參見高王凌:《租佃關係新論——地主、農民和地租》第六章“幾點餘論”(即刊)。
(54) 《中國人口史》第5卷《清時期》,第848頁。
(55) 參見拙作:《不是否定革命》(未刊)。
(56) 中國留美歷史學會的老同學陳意新教授為我全面介紹了有關爭論(2002年6月),使我獲益匪淺。
(全文完)
。bookben。 … 手機訪問 m。bookben。……¤╭⌒╮ ╭⌒╮歡迎光臨
╱◥██◣ ╭╭ ⌒
︱田︱田田| ╰……
╬╬╬╬╬╬╬╬╬╬╬╬╬╬╬版 權 歸 原 作 者
。。 【春風拂檻露華濃】整理
附:【】內容版權歸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