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部分 (第2/4頁)
團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知道從帝國建始到現在從上海至武漢長江沿線諸城增加多少人口?”
突然,趙普升把話鋒一轉,看著面前的王裕民的反問道。
“470萬,全國城市新增人口超過1500萬,這些人,一年要吃多少糧食?”
作為米商,趙普升關注的並非僅僅只有糧食的收成,他同樣更關注市場,關注著市場的需求,而相比於傳統的商人,接受過系統商業培訓的他更注重資料。
“總經理,今年應該會突破1800萬人,從帝國建元至今,國內各地均大興土木,別的地方不說,僅僅南京京畿一帶,就有二十餘萬從事建築業的工人,再加上馬鞍山鋼鐵公司的工地,南京周邊的各業工人至少百萬之眾,至於從上海到南京沿江一帶,這兩年紗廠、布廠幾乎每天都有新廠開業,於紗廠工作的女工何止百萬,民政大臣不說在報紙上說嘛,十年內,國內城市人口就將突破一億人!”
提及一億人時,王裕民的呼吸都顯得有些急促,一億人是什麼概念,全國四分之一的人口居住在城市,而其中的40%…50%都將集中的從上海至武漢一帶的“沿江都市圈”,糧商喜歡人,城市人口越多,糧食的用的便越多,市場自然也就越大。
“先不要說一億人,就是這新增的1800萬人,哼哼……”
面上擠出一些笑容,趙普升把話峰微微一轉。
“兩年前,朝廷藉著“地稅風潮”,重新量地,量出來多少隱地?差不多三萬萬畝隱地!三萬萬畝,那些隱地大都都成了所謂的“無主之地”,然後被朝廷沒收了……”
趙普升提及的是兩年前的“舊案”,受限於測量技術以及其它種種原因歷朝歷代民間“隱地”都實屬正常,但基於現代測量技術進行的測量,卻使得大量民間“隱地”被量出,而在朝廷限定的時間內,並不是所有人都如實將隱地上報進行登計,從而導致“隱地”變成“無主官地”,而朝廷隨之藉著“風潮”的緊急狀態造成的高壓之勢,將“隱地”一率加以沒收。當年可謂是怨聲載道,可經歷過“地稅風潮”後計程車紳、百姓卻無人敢言不。
“去年,官府透過公地放領的方式,把這三億多畝地盡數放出,放給無地、少地的百姓,數千萬戶貧民因此受益,家家戶戶給皇上立長生牌位,這事不是號稱是新朝第一德政嗎?”
當然這一德政是建立另外千百萬戶家業受損的基礎上。
“今上仁愛,實是我等國民之福氣……”
王裕民的話到不是肺腑之言,畢竟他們家當初就被查出了一百四十餘畝隱地,按照相應的法律條,隱地超過三畝者,一率視為無主官地加以沒收。換句話來說,僅此一項他們王家便損失數千元。
“福氣不福氣的,我不知道,也不在乎,可我知道,這公地地租是折成現金的,也就是說,除了稅,還有地租,皇糧國稅,誰人敢欠?所以今年,這糧價至少能比去年壓低五成以上!因為無論如何,他們都得糧交稅!”
“總經理,你的意思是……”
王裕民看著總經理,從總經理那冷冰冰的話語中,他讀出了對方的意思來。
“壓價,把今年的谷價壓下去!你要記住,無論咱們壓到什麼價,他們都得!”
第354章 應對(為新書求支援)
(新書不易!無語的新書《鐵血宏圖》已經同步更新,您的每一個推薦、每一個收藏對於《鐵血宏圖》而言,都是極為珍貴的!新書不易,還請大家多多支援,拜謝!《鐵血宏圖》小說群:,歡迎書友加入,一起討論劇情!嘿嘿!再次重申,新書不會影響老書!老書會正常更新。ps:這推薦是為新書求的!大家可不要投錯了!)
濃厚的雲層像毯子一樣整晚籠罩在南京,這座帝國首都的上空,直到清晨仍然沒有散去,在城市附近的紫金山區已經下起了細雨,雨和霧使得這座江畔的城市顯得霧氣迷濛的,水天交匯在一起,似有一陣仙境之感。
作為中華帝國的首都,經過三年的大興土木之後,已經初步顯現出了作為帝國首都的雛形——那些帶著中國古典建築風格的樓宇,融匯了現代與古代,恰如同這座城市所象徵著的這個帝國一般,古典的中國與現代的中國在這裡互相交融著。
此時的南京依如這個國家一般已經甩掉它過去的很多封建的東西,成了亞洲一個最先進同樣也是最西洋化的國家。距離帶著傳統式瓦頂的內城通往下關碼頭的地方,一座座東西合壁的建築的聳立著,在從下關直至皇宮宮門前的中華大道兩邊一長排新式建築猶如芝加哥、紐約那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