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部分 (第2/4頁)
團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風,可這威風背後的危機其又豈不知,若是當日留於湖北又豈會如此這般行以險事?
若是在去年於湖北任著補官的時候得湖廣總督親見,宋玉新不定會激動的沒了人形,可現在他整個人卻顯得很是平靜,待被府中的隨員引著進了簽押堂,那人先進去稟道:
“香帥,朝鮮統監府記名書吏宋玉新等候接見。”
“叫他進來吧!”
一進屋,宋玉新正欲行大禮的時候,張之洞便笑說道:
“免了吧。”
說著指了指對左側的椅子說道。
“子然於老夫不是外人,用不著這大禮,坐吧!”
被免了大禮的宋玉新倒是沒有感激狀,而是恭敬的行禮說道:
“職下久仰大人威名,多年來渴望拜謁。今日能蒙大人撥冗賞臉,實榮幸之至!”
“哎,你就是宋傑啟,我也久聞你的大名了,當初你也是湖北補官出去的,子然離開湖北時,身邊也就只有你這麼一個人,能與其不離不棄,這東幕之間的情分也屬難得。坐吧,坐下好說話。”
趁著宋玉新落座的時候,張之洞將他認真看了一眼。只見盛宣懷四十多歲年紀,不僅身材矮小單薄,而且頭臉也小,眼睛細細的,下巴尖尖的,渾身上下,看這模樣,真的不像個大人君子,但轉念一想:當初子然受冷遇離任湖北調往京城,其能棄湖北的差事,隨其到京城,單就是這份忠心,倒也是難得,而且其能得唐浩然信任,除去忠心之外,必定也有些真本事,自己不正是衝著這點決定見他的嗎?
想到這裡,張之洞換上笑臉對宋玉新說道:
“子然過去可是大大地稱讚你,請老夫放你屬理一縣,當時老夫也許下了,若非你一意要隨子然往京城,現在沒準咱們早就見過面了。對傑啟這樣事友以信之人,我張某人,別人可以不見,豈能不見你?”
雖是故做冷靜,可被張之洞這般一誇,宋玉新還是頗有點受寵若驚地說。
“香帥言重了,當初職下也是覺得自己的學問不夠屬理一方的,蒙唐大人錯愛,實是讓職下愧疚的緊。”
見宋玉新這般說,桑治平便在一旁插話說道,
“子然受教於外洋,不習國朝禮儀,於京城多得傑啟之助,又豈是錯愛?傑啟,你這般謙虛,豈不是說子然他無識人之明?以後切莫如此啊!”
“仲子先生教訓的極是,職下切記。”
被桑治平這般訓斥的宋玉新倒是未見一絲惱意,整個人反倒輕鬆起來,至少就桑治平來說,對唐浩然的欣賞依是如故,若是能得其相助,這件事,想來也就容易辦了!
看一眼作出受教模樣的宋玉新,張之洞又繼續問道。
“傑啟,你從朝鮮千里迢迢趕到武昌來見我,恐怕不僅僅只是送些土儀,究竟有什麼大事?”
若只是送些土儀,又何須遣心腹來此?雖說與唐浩然不過只是相交數月,可深知其性格的張之洞,自然知道這土儀怕不是那麼好拿的。
“職下來武昌,一來是唐大人當日蒙大人照料,這將近八月十五自當備儀以謝當年,這二嘛,唐大人另有要事相求。因為此事事關重要,所以需職下當面要向大人稟報,或許於大人有點作用?”
撫著鬍鬚,張之洞看著宋玉新說道,
“哦?不知子然所求何?”
說話的時候,張之洞朝著桑治平看了一眼,兩人互點下頭,均把視線投向了宋玉新。
“大人,唐大人於朝鮮聽聞朝廷欲修往關外之鐵路,解海軍衙門路款於關外鐵路,不知此事是否當真?”
是否當真!
雖看似只是一問,卻讓張之洞的臉色微微一變,不是真的,還能是假的?若非海軍衙門的今年的款子三個月前就已經撥了下來,不定就連今年的這兩百萬兩也給李合肥他們截留了。
瞧見張之洞微變得的臉色隱約帶著怒意,宋玉新心下暗自一笑,李鴻章與張之洞兩人互相輕視,互相為敵,這種地方大員的平衡正是朝廷所需要的,甚至就連同解蘆漢鐵路路款亦不過只是朝廷的平衡之策,儘管兩人皆知朝廷的心思,可最終怨氣卻完全落於兩人之身。
宋玉新的話卻讓桑治平的眉頭微皺,心下不禁暗自想到,子然這是想幹什麼?千里迢迢的派心腹於湖北,難道就是為了挑唆香濤與合肥之間的不滿?望著宋玉新,桑治平那眉頭緊鎖著,一時卻是不知唐浩然的用意。
“如今已行文天下,又豈有假?”
張之洞望著宋玉新,唇角一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