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部分 (第1/4頁)
團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相比於羽翼豐滿的李鴻章,唐大人的力量現在看似薄弱,但亦正是用人之時,現在沒有海軍,不見得將來沒有,而且……”
話聲稍稍一頓,秋山真之盯視著眾人說道。
“李鴻章已經年邁是昨日的清國人物,十年之後,唐大人必定會成為比李鴻章更為偉大的人物,我們如果此時投奔唐大人,他日必定可居清國海軍之顯位,反觀如若投奔李鴻章,我等於李鴻章之眼中,不過只是北洋之教練,其地位低下,遠不若艦中西洋洋員!”
在作出航向中國的決定後,秋山真之即已經作好了決定——投靠唐浩然,投靠這個“清國未來人物”,為日本的未來作打算,有理有據的分析讓原本有些焦躁的人們無不是陷入沉默之中,他們揹負著“叛國”的罪名來到清國,所為的是日本的未來,而不只是於龐大的北洋艦隊中出任洋員,且是受人歧視的洋員。
甚至他們之所以背離日本,而未等到日本完全戰敗方才離開,正是因為秋山的那句“失敗者是不會被人任用的”,至少現在,日本還沒有失敗,他們還不是灰頭灰臉的失敗者。
“喲西,既然如此,那就讓我們向唐大人展示一下我們的價值吧!”
瓜生外吉為眾人打了口氣時,秋山真之又接著說道:
“我們的價值,不僅僅因為我們受過正規的海軍訓練,更重要的是,我們可以說出流利的唐音,諸位,英語固然重要,但是現在,在中國,我們必須要把過去丟下的唐音拾起來,”
相比於後世的日本人,剛剛經歷過的明治維新的日本人,尤其是讀書人,大都會需要學唐音,這與他們的教育有關,如秋山真之少年時亦是於漢學塾中就讀多年。提及明治維新,總是被當作“文明開化”的同義語,作為舊時代學問核心的漢學,往往被認為應該隨之逐漸衰敗,但是事實並非如此,到明治中期,一直是“漢學”的時代。特別是社會上層往往精於漢學。正如此時最有代表性的流行語是“今世參議皆書生”。
其實,維新政府的高官,追本溯源都是在各地藩學裡學習過漢學的精英,因此,他們的價值觀的根底裡,仍然是舊漢學的教養,而且對於漢學是無法割捨,強烈熱愛的。雖說進入了新時代,他們脫口而出的是漢語,寫文章則流行漢文語調或者漢文直譯體。
而那洋溢著時代革新氣息的政論文章迭出不窮,而漢文語氣恰好適合於作者們表達悲憤慷慨的感情。因此他們的建議書,論說,書簡,都是使用以漢語為主的漢文體。政府當局也有這樣的傾向,以《五項御誓文》為首的詔敕類,法令類絕對不會用日語,而是用漢文直譯體依次布。
秋山真之所以需要強調讓大家重新“唐音”,正是因為大家對英語的重視超過漢語,可現在對於身處中國的他們來說,唐音或者說漢語,則是他們必須要掌握語言。
“這個,我們自然知道,只是……秋山……”
在列車進入車站即將停穩的時候,瓜生外吉看著秋山真之有些不太確定的問道。
“你確定唐大人會的接納我們為其效力嗎?畢竟……”
原本想說“日本與其在朝鮮有些不愉快”的瓜生外吉突然不再言語了,看著車窗外的時候,他的臉上全是驚訝之色——只見漢城火車站的月臺上,站著一隊官兵,而在那一隊官兵前方,還穿著幾位未著軍裝的官員,其中居首的卻是一個穿著清國官衣的青年。
難道他就是……就在瓜生外吉於心間滿是疑問時候,秋山真之卻激動的站了起來,看著車站上的人們,興奮的輕嚷道。
“我就知道,我就知道,唐大人是當世東洋之英傑,他一定不會讓我們失望的,諸位……”
激動不已的秋山真之回頭看著車廂裡的十六名同僚,他們無一例外都是艦上的軍官,此時他們顯然也被車站上的一幕給驚呆了。
“現在日本的命運將由我們去改寫!”
用日語輕道出這句話之後,秋山真之走到瓜生外吉的身邊,對他輕聲說道:
“艦長閣下,如果有可能的話,我希望您能用漢語同唐大人交流,明白嗎?這非常重要!”
(嗯,讓秋山在完全戰敗前就背離日本,確實是個金手指,但我想……嗯,以秋山的見解,他應該能夠分辨出,戰爭的最終結局,亦能夠明白,什麼是對日本最為有利的選擇了,好了,總之,秋山來了……呵呵!也算是腦洞大開吧!求月票!)
第113章 北洋的春天(第一更,求月票)
“這個唐子然!”
一聲訓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