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ossorigin="anonymous">

老山文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我們有點遺憾,徐愛問的只是儒家最關注的“忠孝”問題,如果徐愛問王陽明:您說心外無理,那麼,如果我要製造一把神機營使用的火槍,那製造火槍的這個“道理”是在心內求還是心外求?如果王陽明在今天,我們也會有很多問題,比如,我是個文盲,卻非常想製造一枚中子彈;我每天早上醒來都會吐三升血,我是在心中求解救的方法,還是去醫院;我對數學一竅不通,卻想證明勾股定理。這些問題,我能在心中求嗎?

王陽明會說:“能。”

因為“心外無理”還有另外一個秘鑰,這個秘鑰就是,用心。天下一切事情就怕“用心”兩個字,任何一件事,只要你肯下苦功,肯用心,幾乎就沒有做不到的。因為天老爺在我們降生前就給了我們一個法寶,它就是良知。在王陽明看來,這個良知是無所不能的,能生天生地,成鬼成神。而這個良知就在我們心中,我們想要製造神機營的火槍,那就用心去探求,如果你是文盲卻想要製造一枚中子彈,那就用心去學習知識,每天進步一點點,幾十年後,那就會取得天大的成就。你如果每天都吐血,那你的良知就會告訴你,趕緊去醫院啊。

所以說,心外無理。

這種回答,乍一看去像是朱熹的,但實際上不是。前面我們說過,朱熹是在沒有問題的情況下去尋找問題,而王陽明則是面對問題時,才來探究問題。

雖然如此,但很多人對上面的回答肯定不滿意。實際上,如果你翻遍《王陽明全集》和《明儒學案》和關於王陽明的一切,你都會發現這樣一個問題:王陽明談的都是儒家思想靈魂中的三綱五常,也就是倫理學,他對自然科學的探尋恐怕只有那次失敗的格竹子事件。

以今人的角度來看,在這點上,王陽明遜色於朱熹。朱熹雖然也有理學家傾向於倫理研究的特徵,但他也喜歡探究自然科學。研究朱熹的專家說朱熹使用各種天文儀器探索宇宙,還說他對節氣的研究已可使他躋身專家行列,更說,石油就是這老頭髮現的(石油應該是沈括發現的)。

中國人和西方人有個明顯的差異。中國人喜歡在人際關係中獲得幸福,而西方人則喜歡在和大自然的搏鬥中獲得幸福。王陽明就是中國人裡典型的代表,他在自己心學史的論述中,“心即理”就是解釋人際關係的倫理學的。把“心即理”這一法則從倫理學中拎出來,放到別的學科中,就有點重心不穩、搖搖晃晃了。

不過,這也正是心學的偉大之處。它永遠把重心放到自己的內心上,時刻在內心上用功緻良知,這樣就少了外界的很多煩憂。今天的我們,都知道,人生在世第一大難題不是洪水猛獸這些大自然的挑戰,而就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心即理”法則正是在這方面讓人徹悟到解決這種關係的最佳方法。

萬物一體

王陽明心學“心即理”法則衍生出來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次法則就是“心外無物”。心外怎麼會沒有物質,對於唯物主義者而言,這話實在驚世駭俗。在瞭解王陽明的“心外無物”之前,必須瞭解心學的另一個法則“萬物一體”。

“萬物一體”是理學宗師程頤的發明。這位一本正經的老先生有一天靜坐閒暇,看到窗外飛過一群喜鵲,不由讚歎:生生不息,萬物一體。

按程頤的主張,人和萬物(主要是動物)都是從天地互相摩擦產生的氣中誕生的,但人很僥倖,那些特別有靈性的氣產生了人,由此成為萬物之靈。不過,追本溯源,人和各種動物,包括醜陋的癩蛤蟆和美麗的天鵝一樣,都是由氣生成的,所以,大家在本質上都是一樣的。人有責任把萬物看成是自己的好朋友,甚至把萬物看成是自己的手足軀體。萬物受到傷害,我們的心就會不由自主地動。孟子就說,看到小孩子在井口茫然無知地玩耍,我們的心都揪了起來。真正的君子要遠離廚房,因為廚房裡總殺雞鴨,看到它們血淋淋的樣子,心都碎了。這是什麼?這就是仁。

可這是高調的理想主義,很多人是不能實現萬物一體的。不能和萬物一體的人是什麼樣的人呢?就是不仁的人。仁,古典儒家解釋為愛人。這個解釋毫無意義,正如我問你,什麼是刀?你說,可以殺豬。程頤和他的理學家朋友們對仁的解釋是,生生不息就是仁,也就是對萬物懷有活潑的、敏感的態度。我們今天說一個冷酷無情的人是麻木不仁,麻木就是不仁。最後,理學家們給“仁”下的定義是:生理上有對萬物的知覺,這一知覺進而能感悟到道德性的東西。

王陽明進一步闡釋“萬物一體”。他說,所以說“萬物一體”,是因為我們的

遊戲競技推薦閱讀 More+
紫心傳說

紫心傳說

不是就是
遊戲 完結 60萬字
你為什麼不再愛我

你為什麼不再愛我

絕對601
遊戲 完結 30萬字
迷情森林,老公的新歡舊愛

迷情森林,老公的新歡舊愛

花旗
遊戲 完結 28萬字
亭長小武

亭長小武

小秋
遊戲 完結 10萬字
夜的彼岸花

夜的彼岸花

樂樂陶陶
遊戲 完結 23萬字
俘虜王子

俘虜王子

遊戲 完結 8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