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
他說得理直氣壯,羅銘不由得就回答一聲“好”。
燕君虞聽後才放心的又睡過去,神態安然。
羅銘笑著看看流煙,問他認不認識這人?
流煙對燕君虞也沒什麼印象,只記得是太子有次去東山遊獵,回來時帶了這個人進府,當時流煙也問過這人的來歷,太子只答說因為看他長得儒雅清秀,心裡喜歡,就帶回來了,再詳細的他也說不清。
第3章 示威
羅銘用了兩天的時間,基本弄清楚了他現在所處的環境。
如今天下四分,分別為羅銘所處的東離國,北莽、西越和南平。
四國中,以東離國地域最為遼闊,也是其他三國眼中的一塊肥肉。北莽民風剽悍,對東離國土垂涎已久,不時騷擾邊境。其他兩國雖然沒有明著挑釁,卻在三年前公然向天下宣告,停止對東離納貢,小覷之意已經極為明顯,明擺著就是等北莽與東離開戰,天下大亂,他們可以從中分一杯羹。
東離國曆經九朝,國力日漸衰退,東離國主羅平,也就是太子的皇帝爹,算得上守成之君,處理國事四平八穩,尚算勤勉。只是他耳朵根子太軟,沒個準主意。多年來朝政都被丞相劉裴把持,朝中官員任免,政令施行,都要經過劉裴的批示。除了外戚太平侯白家,和鎮國將軍柳家,朝中官員幾乎都以劉裴馬首是瞻,擠兌得清流一派敢怒不敢言。
羅銘窩在太子的書房裡,翻看著從前太子賓客留下的奏摺和一些朝政分析的筆記,越看越是驚心。
原來的太子究竟是怎麼在這樣複雜危險的環境裡活下來的?
朝堂上腥風血雨,太子的老爹,天慶帝羅平的後宮裡,也是刀光劍影,危機四伏。
太子是羅平的第二個兒子,為靜懿皇后所出。靜懿皇后在太子八歲時病逝,羅平傷心欲絕,不顧朝臣反對,堅持守孝三年,才立了太平候白家的嫡女為新皇后。
羅平共有四子,除了已經被廢的太子,還有新皇后所生的皇四子羅錚,和柳貴妃所生的皇三子羅鏡。
此外還有一位皇長子,只是這位皇長子的地位尷尬,是普通宮女所生,這位宮女生下皇長子後就歿了,一直也沒有名分。就連這位皇長子,在他出生後四五年裡,羅平都不知道他有了這麼個兒子,還是靜懿皇后將五歲的皇長子抱來,羅平才恍惚想起是有這麼一回事。
真亂套!這什麼爹?
皇帝的兒子多了,就意味著爭皇位的人也多了,太子被廢,最有資格成為下任太子的,恐怕就是和廢太子有同樣嫡子身份的羅錚。羅銘不知道東離立儲的規矩,是立嫡還是立長,或許朝中也有主張立賢的。
揉了揉額角,羅銘放下手裡的《東離舊事》。
這本書是一位名叫蔣唸白的太子賓客所寫,文字精煉簡潔,下筆獨到精深,且事無鉅細,上到四國局勢,下到朝堂黨爭,寫得點面俱到,如果不是天慶帝羅平的床幃之事太過隱密,恐怕這位蔣唸白,連羅平每日宿在哪位娘娘宮裡都能記下。
羅銘一口氣讀完,真覺得受益匪淺,讀過這本書,就可以十分清楚地瞭解天下大局。
寫這本書的人可謂用心良苦,只可惜這本書並不被太子重視,竟然拿來墊了桌腳,要不是羅銘眼尖,險些就錯過了這本好書。
真想認識一下這個蔣唸白,到底是什麼樣的人,才能寫出這樣胸中有山河的錦繡文章。羅銘心裡可惜,恐怕是沒機會了,不然一定拉著這人好好喝上幾杯。
羅銘站起身,活動了一下手腳,後背上的傷好像又裂開了,觸手一摸,有些溼滑,估計是又滲血了。
羅銘已經在書房裡呆了整整兩天,吃住都在此處,翻遍了所有他覺得有用的書籍、奏摺、和一些雜七雜八的筆記。
羅銘真有點慶幸他這個太子已經被廢了,他不用上朝,也不用和這麼多混亂理不清頭緒的事情再扯上關係。後日就是羅平讓太子離宮的最後期限,只要等到那天,離開這個事非不斷的皇城,他就能按自己的心意生活了。
門口傳來輕輕的叩門聲,羅銘叫聲“進來”。
流煙手裡提著個食盒,邁進門來,“主子,用午膳吧。”
羅銘答應著,一面看流煙的臉色。
嗯,好多了,不像前日那樣,一張臉上白得連血色都沒了,把羅銘嚇得夠戧。
那日遣散了侍人後,羅銘就把流煙的身契交給他,讓他離開端華宮,自尋出路。
在羅銘的心裡,給人當奴才是天底下最憋屈的事,他的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