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部分 (第2/4頁)
使勁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墨放回桌上,隨後又把這張居正的摺子遞給她。
李清漪翻了一下,果然看到不少自己要求過的書冊,心中微微有些高興,然後又看見了器具一列下面的鋼琴,不由指著裡面的鋼琴笑起來:“我要這個。”李家是武將人家,女兒屋子裡有幾本書已經算是不錯了,自然也沒什麼樂器。所以,李清漪見著鋼琴這種熟悉物種還是忍不住眼前一亮。
皇帝也跟著看了眼:“啊,這是樂器啊,那還得再找個西洋樂師來教你。”
李清漪笑著和他說了幾句樂器上頭的事情,然後又很是隨意的往下翻了幾頁,不由嘆氣道:“只可惜各國對於鐵礦都把持的嚴,要不然倒是希望他們多送些鐵來。”哪怕是現代,中國也要因為鐵礦質量問題而從國外引進鐵礦,古代沒有現代那些便利,若真是要從外頭買鐵,不僅要考慮到兩國交情還需要顧及那昂貴的交通費用……
又是錢!
李清漪現在一想起“錢”這件事,整個人都不好了。說來也怪,隨著她的身份越來越高,手中可以支配的銀錢越來越多,她反倒越是憂心這方面的事情。
在李家的時候,幾十兩銀子已經是大筆支出,可那時候衣食無憂,她並不怎麼操心錢財;後來嫁到裕王府,裕王窮得滿京城的人都知道,可到底是親王,維持面上光亮的銀子也是有的,至多不過愁愁怎麼維持門面而已;如今乃是皇后,她覺得自己過得簡直比在裕王府的時候還窮。
說起來,這次外使來朝,商談商貿之事,想來若是談好了也是一大筆收入。
自從開了海禁,東南沿海的各個港口的關稅確實是一大筆收入,可到底時間尚短,一時能拿上來的銀子並不算多。而且可朝中各處都困苦已久,就算是得了這筆意外之財,仍舊是不夠用。而造成朝廷財政窘迫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大明的稅收制度。
要知道,就連現代都是這樣定義稅收的:“稅收是國家組織財政收入的最重要的收入形式和最主要的收入來源,一般佔到整個財政收入的百分之九十五以上。”所以,無論是現代還是古代,稅收都是不可避免的。
所以,稅收制度乃是重中之重。甚至決定了一個國家的財政。
按照普世原則,所謂稅收制度,雖然人人有責,可窮的人肯定要少交些,富的人也應該多交些。可什麼人算是“富的人”?自然是王公官紳、富商巨賈。
但是事實上,王公官紳他們擁有特權,直接的體現就是他們手下的田是不用交稅的,甚至有很多為了逃避沉重賦稅的農戶會把田掛在他們的名下。如此一來,國家在農稅上頭收入就已經少了一大半還多,真正在交農稅的反倒是那些窮得只能靠自家田地的農民。
而對於富商巨賈所主要徵收的商稅就更是明朝人人皆知的大笑話——明朝太祖爺他瞧不起商人,他覺得商人低賤,在他手底下是發不了財,所以他規定了商稅稅率只有1/30。要知道,在宋朝可是“每五抽一”。而那些奸猾的商人也都頂著太祖這面大旗整日裡拖避稅費。家資百萬者不少,各個富得流油,富可敵國,可國家依舊窮得連官員的俸祿都發不起。
所以,要解決財政問題就必須從稅收制度上面改革,偏偏,這大明的稅收制度讓人舉步維艱,不知如何下手。
李清漪嘆了口氣,主動說起正事來:“我聽說高閣老提了‘一條鞭法’的事情。”
這一條鞭法的決議最早是在嘉靖九年,當時的內閣閣老桂萼提出“將通省丁糧,均派一省徭役,以一切差銀,不分有無役佔,隨田徵收”,也就是說以田定稅,徹底省卻大明各種繁雜的稅賦。這說法也曾經獲得了先帝的支援,當時的戶部尚書還為之獻策定計,最後定於幾個試點試用。只可惜先帝后來只顧修道,顧不上這個,朝中對此的看法也不甚相同,故而執行上面很有些問題。
高拱上位以來就一直很是支援這項稅收改革。只可惜徐階在上頭壓著,理由也很確切“有錢的富商很多都沒田,有田的窮人怕是交不起稅”,故而依舊只是選了個幾個地方試行。如今徐階一去,高拱便越發活躍起來,立刻又重提了這件舊事。
皇帝聽到李清漪說起這事,不由也嘆了口氣:“是啊,不過這摺子我還沒批。”他也簡單直接的說了自己的苦惱,“改革之事出發點一貫都是好的,只是歷來改革都少有成功的。我就怕這一出錯,殃及全國,如今財政上面本就已經難以支撐,若真是出了事,怕是悔之晚矣。”
李清漪沉吟片刻,伸手握住皇帝的手掌,輕聲道:“等外使的事情結束了,就讓張居正入閣吧。由他與高閣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