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莫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日的歡樂氣氛。大規模的“撒滿”群舞盛況空前,為全疆各地所罕有。這裡既是宗教聖地,又是節日喜慶的場所,“艾提尕”——“節日禮拜與集會之所”因此得名。作為大清真寺入口的寺門塔樓,在造型藝術上位列整個建築之首,堪稱維吾爾族古建築藝術的典範,早已成為喀什噶爾古城地方象徵而名揚中外。
6。 口岸旅館
6。 口岸旅館
…
李滬生去軍車休息的兵站接了馬,連夜騎馬到清真寺附近轉了幾圈,在附近找了一家小旅社,這是一家林邊供來往客商過夜的簡易住處,下面是土牆結構,上面是木結構三角架,沒有天花棚,屋頂搭的鐵皮,有點像內地漢人的建築,門前是一條大路,通往莎車、葉城等地。老闆是位當地老鄉,說了兩句半通的漢話,李滬生交了5毛錢,在中間一間房裡住下來,就在考慮明天怎麼趕西藏。
…
“下面宣佈法庭開庭帶XX部原偵察員李滬生上庭”
“原XX部原偵察員李滬生與XX部原偵察員XXX,於1969年8月間赴中蘇哈薩克邊境執行任務,擅自越界,圖謀叛敵,逾期不歸,翫忽職守,貽誤軍機,實屬重罪,其罪責應由李滬生主要承擔並一人承擔,現宣判罪犯李滬生有期徒刑10年,原XX部偵察員柏輝常無罪釋放!”
…
“我承認”
“李滬生還有什麼說的?”
…
“我是來執行宣判的——”自己大叫起來!
…
“啪!”一記拍桌!李滬生驚叫一聲,從打盹的桌子上醒坐起來,腳下碰倒了一張椅子。
“娜塔莎?還有俄語教師,都在這裡?!”
…
喀什………奇異之境啊!
“他們來幹什麼?!”
…
這裡是邊境口岸,有英國人在這裡,有很多外國人那麼彼得和溼瘩會不會也在這裡呢?
雖然上級兩年前鐵列克提通報:代號“夜鶯”的境外特務——蘇聯持不同政見者、前蘇軍上尉彼得為中亞突厥獨立運動分子劫持後,參與陰謀活動,在企圖越境進入中國時被中方擊斃但會不會是敵人也使下了“瞞天過海”計呢?總之,不可全信!
或許,是敵人以彼得的死,掩蓋真實的“夜鶯”逃走,亦未可知!
…
不過晚上8點鐘,旅館裡油氣燈亮亮的。李滬生要了盆熱水,肩上換了雪雪給的兩塊膏藥,燙了腳,床上躺下。聽到一邊房子兩個漢人的議論,話題是邊境口岸。不禁側耳靜聽:
…
“請問老哥,這裡到南邊口岸怎麼走啊?”說話的是陝北口音,聽起來有點侉氣。
“你是說紅口,還是明口老哥做什麼生意?”傳來了倒開水的聲音,可能在洗腳,這個口音倒是正宗的山東人。
嚯,山東人也跑喀什了!
“俄是跑羊絨毛的,聽說克什米爾的毛子不錯,想去見識一下呵呵。”
“新疆的也不錯啊,不過比較一下也好,貨比三家不吃虧辦證明了沒有”
“唔。老哥做什麼呢?”那個陝北佬問。
“俺是來刨玉的。這個口子啊”
…
紅其拉甫山口位於新疆與克什米爾之間,海拔4800米,古代“絲綢之路”取道於此,也是中國與南亞西南亞各國陸徑之一,向南是巴基斯坦和印度。從喀什經那裡到巴基斯坦吉爾吉特有一條國際公路,中國稱為中巴公路,國際上稱作喀拉崑崙公路。其山脊線即國境線。紅其拉甫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口岸,天氣情況惡劣,只在4月15日—10月15日開關,其它時間都關閉。開關時期這裡遊人商客絡繹不絕。從喀什到紅其拉甫長415公里,《西遊記》中提到的蔥嶺就在這一帶。一路經奧依塔克森林、卡拉庫裡湖、慕士塔格峰、石頭城、公主堡等,離國境線一公里多山坡下,有中國邊防軍哨所,駐有一個連軍人,終年穿大衣。從這裡沿著古驛道一直向南,便可到達中國與巴基斯坦邊界重要關隘——紅其拉甫達坂。站在那座海拔近5000米的山口,即使是豔陽高照也讓人生出寒意。向中國和巴基斯坦兩個方向眺望,雪山冰川連綿不斷,千年不變的威嚴感和縣城邊上石頭城相似。
…
明鐵蓋 ①山口是帕米爾高原上地勢最開闊的河谷地帶,向西與古代絲綢之路的重要通道瓦罕走廊相連線,在漫長的歷史時期裡,這個海拔4000多米的山口一直是帕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