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部分 (第3/4頁)
塵小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怒漢使,並借漢使之手殺掉呂嘉。由於呂嘉之弟是將軍,帶領士兵守在宮外,前來參加宴會的漢使安國少季等一時猶豫不決,未敢動手。呂嘉見情勢不妙,立即起身離席出宮,太后按捺不住心中的怒氣,竟親自操起長矛欲投擲呂嘉,南越王趙興發現後,立即向前阻攔,使長矛未能投出。一場太后精心策劃的南越宮廷“鴻門宴”就這樣流產了。
呂嘉在其弟保護下,安全回到家中,一直託病不朝,私下卻與其弟密謀發動政變。呂嘉知道趙興不想把事情鬧大,所以幾個月沒有采取行動。擺太后一直想著早日剷除呂嘉,卻總未找到合適的人選和機會。
此時的南越上層已是殺氣騰騰,危機四伏,整個國家面臨生死存亡的緊急關頭。漢武帝獲知這一資訊後,一面怪罪安國少季等漢使怯弱無決斷,同時認為,南越王趙興和太后已經歸漢,只有承相呂嘉犯上作亂。不必興師動眾,決定派莊參率2000人出使南越,即可解決呂嘉的間題。但莊參認為:若漢以友好姿態去的話,僅幾人就夠了,如果是準備去動武,區區2000人無濟於事。漢武帝聽罷極為氣憤,盛怒之下罷了莊參。其時,郊壯士故濟北相韓千秋覺得這是一個投機和顯示自己能力的難得機會,便自告奮勇說:一個小小南越有什麼了不起,又有趙王做內應,只是呂嘉一人為害,給我勇士300人,一定斬呂嘉的頭顱回報。漢武帝聽後龍心大悅,即派韓千秋和謬太后的弟弟擺樂於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四月帶2000人前往南越,討伐呂嘉。自此,拉開了平定南越的序幕。
歷史的終結
當韓千秋、謬樂帶兵南下的訊息傳倒南越國後,呂嘉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決定孤注一擲,公開發動叛亂。在叛亂前,他首先造出輿論,說南越王趙興太年輕,繆太后是中原人,與漢人有姦情,不顧趙氏社櫻,只求漢皇帝的恩寵。又說繆太后以人朝為名,要把先王遺下的珠寶都獻給漢帝,以討好餡媚,還說擺太后到長安後就會把眾多的南越隨員賣為奴僕,使他們有家不能歸。這些虛實結合的宣傳鼓動,加重了群臣以及越人對繆太后和趙興等人的反感,倒戈叛亂之聲佔據上風,呂嘉見時機成熟,便迅速指揮弟弟帶兵殺入王宮,殺死了南越王趙興、摻太后及安國少季等使者。隨後,呂嘉派專入通告蒼梧秦王趙光及南越王屬下郡縣,“為萬世慮之意”,起兵殺死趙興、謬太后和漢使者,並立嬰齊越妻所生的長子術陽侯趙建德為南越王。
就在呂嘉發動叛亂,在南越國宮裡宮外大肆屠殺之時,韓千秋、擺樂已率2000漢軍逾嶺進人南越,並攻下了幾個邊境小邑。呂嘉得知這一情報,心生一計,他命令南越軍隊徉裝不抵抗,並開道給食誘敵進人。韓千秋等不知是計,因此輕敵冒進。當他們進至離番禺還有4O裡的地方,呂嘉突發奇兵反擊,韓千秋、繆樂兵敗被殺,2000名漢卒全軍覆沒。
呂嘉見南越王趙興、謬太后及南征漢軍相繼被殺,有些得意忘形,他將漢使者的憑信—使節包奸,連同一封“好為謾辭謝罪”的信,置於漢越交界的邊塞上,又發兵據守南越各個關塞,準備與南下漢軍決一死戰。
呂嘉的行動,使漢武帝極為震怒,同時也認識到了南越國的實力。他一面撫卹死難者的親屬,一面下達征伐南越國的詔書。為了吸取上次人單勢寡的教訓,漢武帝下令調遣部分粵人及江淮以南樓船將士十萬人,於元鼎五年秋,分兵五路進攻南越。這五路大軍的進攻路線分別是:
一路以衛尉路博德為伏波將軍,從長沙國境內出桂陽下惶水,從湖南經萌諸嶺麵人連州一線,再沿江到石門;二路以主爵都尉楊僕為樓船將軍,出豫章,下橫浦,從江西大庚嶺人南雄一線;此兩路均取北江而下,直至番禺都城。兩路大軍共計六萬人馬,是攻打南越的主力軍。
三路、四路以歸義侯鄭嚴、田甲為弋船將軍和下徽將軍,出湖南零陵,或下離水,或至蒼梧,沿西江而下,然後直通番禺;五路以馳義侯何遣率巴蜀罪人及夜郎軍隊下拜柯江,取道西江,會於番禺城下。
就在漢武帝派出十萬人馬分兵五路討伐呂嘉之時,原在建元四年借趙佗新喪趁機侵邊的閩越王被漢軍擊敗,後封為東越王的餘善,藉此機會又想討好漢廷,主動請求發八千將士助漢攻越。東越王餘善之奏很快獲得漢武帝同意,並要他即刻起兵。
此前,餘善本來就是發動對南越國襲擊的主謀之一,及至漢廷出兵,事請鬧大了,又殺其王兄以求自保,是個相當狡詐之人。這次當他接到漢廷的詔令後,原計劃由閩越進人揭陽一線,再經潮州水系由海路直抵番禺。但他又害怕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