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 (第2/4頁)
塵小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國王室的“景(永)巷令”。墓主 死後以“景(永)巷令”與漆木車模型同殉了。因為,在墓室內靠西 邊的地方,還發現了一具木車模型的殘痕,車的銅鐵構件散落到前 室後部幾處,幾乎佔了墓室5/6的面積,本來不算太大的木製模型 車,其散落的部件竟佔據瞭如此之大的空間,這個明顯違背常規的 紛亂佈局,引起了考古人員的注意。顯然,這具木製模型車在人葬 之後曾經大面積地移動過,這個異常現象使問題變得有些複雜起 來。大家知道,墓中的隨葬品應是在關閉墓門之前就全部放人其 中了,也就是說放殉葬品在前,關閉墓門在後。既然墓門已閉,盜 墓賊又始終未進人這匿藏了2000多年的墓室之內,這具木製車又 何以會大範圍地移動呢?是木車自身的原因,還是與人為的外力操 作有關?司馬遷的《史記》在描述秦始皇陵墓時,曾有“以水銀為百 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大事畢,已藏。閉中羨。下外羨門,盡閉工匠藏者,無復出者”。稍後的《漢書》也相差不多地這樣記載:“石棒為遊棺,人膏為燈燭,水銀為江海,黃金為嫋雁……”從以_L記載中可以看出這樣兩個事實:一是秦始皇的陵墓中,有一些器物在關閉墓門的很長一段時間內還能夠運動;二是許多工匠被活著關閉於陵墓的外室之中。如果廣州象崗山古墓也像秦始皇陵一樣作如此安排,或許這輛木製的模型在安葬後本身可以移動,即使不能移動,那被活著關閉於墓室之中的工匠或不同身份的殉葬人,不可能立即死去,在彌留之際,極度的恐懼和求生的慾望會使他們在漆黑的墓室中呼天搶地、捶胸頓足、四散奔逃…在這短暫的大混亂中,由於人群的衝撞和踢踏,墓室中器物的移動也是極有可能的。
但是,讓發掘人員無法理解的是,象崗山古墓的規模和形制,顯然無法跟千古一帝秦始皇那曠古絕倫的浩大地宮相匹敵,不可能安置封閉墓門後仍能移動和奔跑的木車模型,而從散落在墓室中的簡單的銅鐵構件看,木車模型在安置後自己移動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惟一可能造成這種局面的當是墓室中的那個殉葬人,不過從地上遺留的木板灰痕看,這個殉葬人不是活著被葬人墓室,當是在事先死亡之後,由棺具盛裝安置於墓室之中的。若讓一個死人去推動木車,除了善於幻想和製造迷信故事的人之外,每一個具有科學頭腦的人都是不會相信的。
既然這具木車自己不會移動,而人為的可能性又被排除,那麼這木車顯然移動過的事實又作何解釋?難道這陰間的世界真的有鬼魂在活動?
經過一番仔細的觀察,考古人員終於發現了木車移動的秘密。原來,這個墓室中曾多次滲人地下水,儘管每次積聚的深淺程度不同,但從四周的石壁上仍能隱約分辨出這個現象殘存的遺痕。而從散落的銅鐵車飾構件來看,雖然所佔範圍很大,但一些主要構件如害、銅、輿飾等都同位於一條線上,且木車的衡木飾在前(南),傘蓋飾倒落在後(北),這均與木車的各部位置相符。由此可以推斷,這具漆木車的模型在被積水浮起後,曾往後(北)漂移過,待年久日深木車腐朽後,那些銅鐵構件就隨之四散掉落了。
一個令發掘隊員們困惑的木車移動之謎由此得以解開。大音有聲
當地宮前室的文物全部清理之後,發掘人員將清理的重點轉向了東耳室。
東耳室位於前室東側,與西耳室相對稱,呈東西向長方形,前面有過道和前室相通,從外形看,這個耳室是用掏洞法建造而成,經初步測量,室內長5。24米、寬1。75米、高1。 83米。整個室內未發現彩繪,東壁為象崗山原有的岩石,沒有另砌石壁,其他三面則為人工石砌而成。室頂用3塊大石板鋪蓋,石板的厚度為20一25厘米,朝內(下)的一面修琢平整,朝外(上)的一而則較粗糙,在石蓋板的上方,是象崗山原有的岩石覆蓋。發掘前,頂蓋石中間的一塊巨石斷裂掉落,斜插在室內當中處,並將部分隨葬器物壓壞或壓碎。由於石板過於龐大,根本無法從過道中運出,但如果不將這塊石板運出,清理工作則很難進行。要運出巨石,看來最可行的辦法是鑿穿墓室頂部象崗的原巖,從上面利用吊車將石板吊離。於是,圍繞著原巖需開鑿多大面積,是將三塊石板全部吊離,還是單獨吊出那塊已斷裂的石板的問題,考古人員之間的意見發生了分歧。北京來的考古學家白榮金的意見是,既然室頂的原巖不可避免地要鑿穿,不如干脆來他個大揭蓋,也就是說將室頂原巖全部揭開,把三塊石蓋板全部吊離,這樣東耳室將變得通暢明亮,對發掘人員人室清理十分方便。白榮金的想法一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