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部分 (第1/2頁)
塵小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種凋敝、窘迫的景象,人口銳減,經濟凋敝。經過秦朝內徵外伐及秦末戰爭的消耗,漢初的人口較之秦時有大幅減少。據史料載:秦朝兩千萬人口的主要消耗有:“北築長城四十餘萬,南戍五嶺五十餘萬,阿房驪山七十餘萬。十餘年間百姓死沒,相踵於路。陳、項又肆其餘烈,故新安之坑二十餘萬。彭城之戰,唯水不流,至漢祖定天下,民之死傷,亦數百萬。是以平城之卒,不過三十萬,東方之六國,五損其二。”當劉邦滅項羽後,大封群臣,陳平得封曲逆〔今河北定縣),後來劉邦過曲逆,看見曲逆的人口甚眾,不由連聲讚歎,認為曲逆是個“壯哉”之縣,於天下惟洛陽可與比也t秦時曲逆有戶三萬,至漢初僅存五千,這麼一點人口居然能獲得劉邦的稱讚,可見,漢初人口的銳減已到了何種程度。
人口銳減帶來的直接影響是經濟凋敝。從當時的社會經濟狀況來看,經過秦末農民起義,特別是長達4年之久的楚漢戰爭,給整個社會經濟造成了嚴重破壞。人口銳減,土地大量荒蕪使很多農民成了脫離政府控制的流民,而且糧谷缺乏,谷價騰貴,戰亂最激烈的榮陽和關中一帶,饑荒嚴重,每石米高達一萬錢。。史學家班固概括當時的經濟形勢是:“白天子不能具醇馴而將相或乘牛車,齊民無藏蓋。”在長達4年多的楚漢戰爭期間,劉邦忙於逐鹿中原,未對匈奴進行抗擊,而匈奴此時在冒頓單于的統治下,勢力鼎盛如日中天,“控弦之上三十餘萬”,對漢朝的北部邊境地區,乃至帝都所在的關中地區都造成了極大的威脅。楚漢戰爭後,劉邦將注意力開始轉向匈奴,並在國窮民困、準備不足的情況下,於公元前2的年,倉促率領20萬大軍往徵匈奴,結果被敵軍圍於平城白登山,七天七夜後用陳平之計方才解圍。這次出征,使劉邦認識到了漢初國力的真正水平,之後他果敢採用婁敬的“和親”之策,對匈奴採取了守勢,不敢輕言攻戰。
劉邦在楚漢之爭中,為了合力擊敗項羽,先後分封了七個諸侯王,史稱“異姓諸侯王”。他們是:楚王韓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韓王信、趙王張敖、燕王減茶、長沙王吳茵。這些異姓王的封國跨州兼郡,佔據了戰國後期東方六國的大部分疆域。他們手握重兵,各制一方,對中央權力的穩定與鞏固形成了很大威脅。公元前沁2年,燕王減茶反;公元前1 }}年,趙相國陳稀反,勾結匈奴,自立為代王;公元前196年,彭越反。各諸侯王不斷的反叛,使劉邦不得不把主要精力放在對付、鎮壓國內各地的叛亂上,根本沒有餘力顧及五嶺以外的南越國。而這時的趙佗建立南越國及經營嶺南,已有一段時間,也具有了一定的實力,這又迫使劉邦不得不慎重考慮對南越國這個棘手的關係問題。
對於這個問題,劉邦是如何看待和處理的呢?
史載,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二月,在南越國趙佗統一南越兩年之時,劉邦傳下詔書:“以長沙、豫章、象郡、桂林、南海之五郡立番君吳苗為長沙王”這份詔書表明:一是劉邦不承認趙佗的南越國,他要像秦始皇一樣,把嶺南百越統一到他的江山社稷之中。二是由於自己無暇、無力顧及南越國,便利用封侯的方式,即透過侯王的勢力進行控制,依靠長沙王昊苗吞併嶺南的南越國。
漢高祖六年(公元前2}1年)只月,劉邦又傳詔,封齊信侯搖毋餘為海陽侯,食一千八百戶。海陽之地,屬趙佗的南越國所轄的縣地,自然這也是虛封。當時,齊信侯搖毋餘握有重兵,本人又勇猛善戰,自小熟讀《太公兵書》,自謂劉邦屬下文韜武略的全才。漢高祖劉邦的用意是故意給趙佗樹立第二個敵人。讓他的這個齊信侯率兵攻打南越國,進而把南越的疆土劃歸漢室所有。
劉邦的這個主意想的可謂不錯,但現實情況就沒有他想的那樣美妙了。就當時的形勢而言,趙佗立國後,佔據了得天獨厚的嶺南之地,生產逐步發展,百姓的日子也慢慢好起來,軍事方面已有帶甲兵百萬之眾,天時、地利、人和都對趙佗有利。僅憑長沙王吳筒和齊信侯搖毋餘,又怎麼敢向南越國訴諸武力呢?對漢高祖劉邦的虛封,初時長沙王吳筒和齊信侯搖毋餘受寵若驚,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齊信侯先悟出了其中之意,漢高祖想借他的手去奪取海陽之地。可當他權衡一下自己和南越王的實力,方感到南越的強大和自己的渺小,明白決不可自討苦吃,拿著雞蛋去碰石頭,做賠本的買賣。至於長沙王吳莆,在受封的五郡中,有三郡已被趙佗佔有,他實際只得了兩個郡的封地,以這兩郡的軍事實力他是不敢率兵攻打南越國的。相反,他還擔心南越王趙佗會逾嶺奪取他的封地。更為不幸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