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幻天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氣。淖注於面板肌肉之間。故腠理開則汗大洩。如有寒而留聚於分肉之間。則排裂分肉而為痛。沫者。津聚而為沫也。
天寒則腠理閉。氣溼不行。水下流於膀胱。則為溺與氣。
姚氏曰。此言津之為溺也。天寒則腠理閉。三焦之氣。因溼而不行。津水下流於膀胱。則為溺與氣。氣者膀胱為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而出者為溺。藏於膀胱者。化生太陽之氣。愚按、為汗為溺為血為髓。皆水谷津液之化。伯因帝問而分別答之。言津隨寒暑之氣。而外內出入。然一日之中有四時。而飲食衣服。亦有寒溫濃薄。讀者不以文害義。庶為得之。
五臟六腑。心為之主。耳為之聽。目為之候。肺為之相。肝為之將。脾為之衛。腎為之主外。
故五臟六腑之津液。盡上滲於目。心悲氣並。則心繫急。心繫急則肺舉。肺舉則液上溢。夫心繫與肺不能盡舉。乍上乍下。故咳而泣出矣。
此論五臟六腑之津液。上滲於目而為泣。由心悲肺舉而出也。心為君主之官。乃五臟六腑之主。
耳目者。上之空竅。津液之所注也。將相衛者。為君主之臣使也。腎主外者。腎主藏津液。所以灌精濡空竅者也。心悲氣並者。心悲則臟腑之氣。皆上並於心。聽令於君主也。氣並於心。則心繫急。心繫急則肺舉。肺乃心之蓋也。肺舉則液上溢。肺主氣而水隨氣行也。心繫與肺不能盡舉。乍上乍下。
下則為咳。上則泣出矣。
中熱。則胃中消谷。消谷則蟲上下作。腸胃充郭。故胃緩。胃緩則氣逆。故唾出。
姚氏曰。此言液之為唾也。按口問篇曰。胃緩則廉泉開。故涎下。補足少陰。蓋任脈起於足少陰之陰中。而上出於廉泉。胃緩則少陰之氣。不與陽明相合。反上逆於廉泉。則水液隨之。故涎唾也。
五穀之精液。和合而為高者。內滲入於骨空。補益腦髓。而下流於陰股。
此言精液之為髓也。夫腎主藏精而主骨。和合而高者。五穀之液。與腎臟之精。相和合而滲入於骨空。上行而高者。從骨空而補益腦髓。復從髓空而下流陰股。此精液淖注於骨而為髓。先上益於腦而復下流。故曰五臟之精液。和合而為高者。姚氏曰。本經雲。谷入氣滿。淖澤注於骨。骨屬屈伸。補益腦髓。是謂液。又曰腎者。精之處也。其華在發。其充在骨。是谷之液。腎之精。並注於骨而為髓。髓者以腦為主。故曰和合而高者。
陰陽不和。則使液溢而下流於陰。髓液皆減而下。下過度則虛。虛故腰背痛而脛 。陰陽氣道不通。四海閉塞。三焦不瀉。津液不化。水谷並於腸胃之中。別於迴腸。留於下焦。不得滲膀胱。則下焦脹。水溢則為水脹。此津液五別之逆順也。
此五液閉癃而為腰痛水脹諸病也。陰陽不和者。少陰與陽明之不和也。陰陽之氣不和。則液與精不合。使液溢於骨外。而下流於陰矣。液溢於外。則髓液皆減而下。是不能為高矣。下流過度。
則骨虛而腰痛脛 矣。此髓道之閉癃也。陰陽氣道不通。則津液不得注於海。而四海閉塞矣。三焦之氣。不能通瀉於肌腠。而津液不化矣。濟泌之汁。不得滲於膀胱。而下焦脹矣。水溢於下。則上逆而為水脹矣。此津液五別之逆順也。
卷五
五閱五使第三十七
屬性:黃帝問於岐伯曰。餘聞刺有五官五閱。以觀五氣。五氣者。五臟之使也。五時之副也。願聞其五使當安出。岐伯曰。五官者。五臟之閱也。黃帝曰。願聞其所出。令可為常。岐伯曰。脈出於氣口。色見於明堂。五色更出。以應五時。各如其髒。經氣入髒。必當治裡。
莫仲超曰。此章論五臟之氣。外見於五色。上通於五竅。五色更出。以應五時。各如其髒。此從內而應於外也。如從外而內。是當皮而絡。絡而脈。脈而經。經而髒。故曰經氣入髒。必當治裡。
夫色見於面板。五臟之氣見於色者。蓋亦從經脈而出於面板。故曰五脈安出。五色安見。楊元如曰。
色氣應天。經脈應地。五臟者。在地五行之所主也。而色見於面。此五行之氣。上呈於天也。從內而外者。由髒而經脈面板。應地氣之上勝於天。從外而內者。由面板經脈而髒。應天氣之下降於地。
升降出入。環轉無端。故曰經氣入髒。必當治裡。
帝曰善。五色獨決於明堂乎。岐伯曰。五官已辯。闕庭必張。乃立明堂。明堂廣大。蕃蔽見外。
方壁高基。引垂居外。
五色乃治。平博廣大。壽中百歲。見此者刺之必已。如是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