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氏0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自己行業感得的果報。
又云。惟命不於常。
這一句話也是《書經上週書康誥篇》裡所說的,也是說天命無常。告訴我們修德的重要,變數勝於常數。
皆非誑語。
古聖先賢這些教訓都是真實的,所以我們尊稱為“經典”。“經典”就是我們現代人所講的真理,絕對是真實,不會改變的。這些教訓應用在現代,還是真實的;若不信,憑著自己的意思,胡作妄為,只有增加過失。眼前縱然得到一點好處——何況所得到的還是命中有的,若不知修德,所得也保不住。不但財富不能常保,壽命都靠不住。命都保不住了,財富再多又有什麼用?這個社會隨時都有災難,隨時都可以把命丟掉。你想想看,其他的還有什麼意義?縱然得到了也沒有意義。《普賢菩薩行願品》裡說得很好,一個人在臨命終時什麼都帶不去,你的家親眷屬、地位、威勢、財富,沒有一樣你能夠帶得去的。能夠帶得去的是“十大願王”,願王常隨不捨,引導你到西方極樂世界去。
佛門也說:“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這是很重要的警語。既然曉得業隨身,業會隨著我們走,就應該要努力修善因,不要帶著惡業走。帶惡業,我們就由惡業引導墮三惡道;善業引導生三善道;唸佛的淨業引導我們到西方極樂世界。比較比較、衡量衡量,我們就清楚了,這一生中應該要做些什麼?所以眼光要看遠一點,要看大一點,不要在眼前斤斤計較,不要計較這一生的得失。這一生時光非常短促,如果我們能在這一生中,多做一點好事、多利益一切眾生,這個功德大了!
古聖先賢的話,我們讀了要能夠相信、能接受,依教奉行,所得的功德利益是自己受用不盡的。你不相信,你認為那是神話,靠不住,那是自己的業障。無比殊勝的因緣,就當面錯過了。
⑷教子知過?改過?修福積德
吾於是而知凡稱禍福自己求之者。乃聖賢之言。
這是了凡先生真正覺悟的話。大聖大賢有真實的智慧,把事實真相看得清清楚楚。佛菩薩是聖人當中的聖人。
若謂禍福惟天所命。則世俗之論矣。
這是講常數。以前孔先生跟他算命是世俗之論,雲谷禪師教他改造命運是聖賢之言。曉得這個道理,你還需要去算命嗎?還去看相,看風水嗎?不要了!相信聖賢之言,命運完全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自己開拓美好的前途。
汝之命未知若何。即命當榮顯。常作落寞想。
了凡先生的命是被人算定了。他的兒子沒有給人算過,不知道他的定命是如何,實在講也不需要算了。‘即命當榮顯,常作落寞想’,以下這一段開示,非常重要,是他教導兒子:縱然你命裡將來是大富大貴、達官顯要,也要常作落寞的想法。‘落寞’即是不得志。為什麼要作此想?因為以後縱然發達了,人謙虛,能夠禮讓,不會以富貴對別人起一種驕慢的念頭。自己能謙虛,這是培養自己真實的福德。
即時當順利。常作拂逆想。
樣樣事都很順利時,也常常要想著遇到許多的困難。就是在順利當中,還是要謹慎,還是要小心,不敢大意。諸葛亮一生成功就是在此——諸葛一生做事小心謹慎。
即眼前足食。常作貧窶想。
眼前衣食不缺乏,相當的豐富,可是一定要知道節儉。如果在富貴時能常常守住這一點,德行、善行都能夠增長,中國歷史上范仲淹就是如此。范仲淹出身非常清寒,年輕時在寺院裡唸書沒有東西吃,每一天煮一鍋粥(稀飯),把粥畫成四格,每餐吃一塊,過這樣貧困的生活。到以後發達了,做了宰相(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他的生活方式還是保持從前窮秀才的生活,沒有改變多少,只是小幅度的調整。他收入多,就想到很多貧苦的人,把他的收入救濟那些貧苦的人。看他的傳記,得知他曾養活三百多家。
一個人的收入養活了三百多家,你就曉得三百多家也只能餬口而已,都過很貧窮的生活。如果過得很富裕,他那有能力養活三百多家!這是我們中國人中的大賢,印光大師讚歎——孔夫子之後就是他。他的子子孫孫一直到民國初年都不衰,這是他培育“百世之德”,才有百世的子孫保之。中國世家第一個是孔夫子,第二個是范仲淹。范家八百年不衰,都是積德積得厚,真正修行,真做!能夠把自己的福報分給別人去享受,這是大福報。福報不要享盡了,分給別人享,後福就無窮了。一直到民國初年時,范家的子孫都能守住家風,都很好,在中國歷史上像這樣有大德的人家不多。印祖在《文鈔》裡說還有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