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氏0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慎就是慎重。待人、接物、處事都要用謹慎恭敬的態度,玩世不恭是錯誤的,不可以不辨別清楚。
何謂陰陽。凡為善而人知之。則為陽善。為善而人不知。則為陰德。
‘何謂陰陽?’這一條也很重要。古聖先賢都叫我們要積陰德,什麼是陰德?
‘凡為善而人知之,則為陽善’,你所做的善事、善行,大家都知道,人人看到都讚歎你——讚歎就是福報。政府表揚,送個匾額給你掛著(你是好人,你做了很多好事),果報都報掉了!
‘為善而人不知,則為陰德’,所以諸位要曉得,無論做多少善事,不必要讓人知道,則善果永遠就積在那裡,而不求現報,叫“積善”。別人知道了,善就積不住,隨修隨報,到後來一點善果都沒有了,反而造了很多惡。惡慢慢積,愈積愈多,後果就不堪設想。
陰德天報之。陽善享世名。名亦福也。名者造物所忌。世之享盛名而實不副者。多有奇禍。人之無過咎而橫被惡名者。子孫往往驟發。陰陽之際微矣哉。
‘陽善享世名,名亦福也’,現在我們講知名度,知名度就是‘名’。人貪名、好名!名也是福報之一,為善以此報掉了。而且,‘名者,造物所忌’,造物,是講天地鬼神,也為世人所嫉妒。
‘世之享盛名而實不副者,多有奇禍’,‘奇禍’,就是有非常的災難。你的名跟你的德行不相副,災禍隨之而來。
‘人之無過咎’,這個人沒有什麼過失。
‘而橫被惡名者’,別人都嫌棄他、冤枉他、侮辱他,但他並沒有什麼過惡。
‘子孫往往驟發,陰陽之際微矣哉!’所以積功累德,自己默默的去做,知道的人愈少愈好;也不必要人家讚歎恭敬。人家愈是不滿意,愈是嫉妒、毀謗愈好。為什麼呢?因為這些毀謗、障礙之來,是消自己的罪業。罪業都報掉了,你的善德愈積愈厚,後來果報就大。所以‘子孫往往驟發,‘驟發’就是突然發達。細觀今日臺灣許多發達者,其先人多類此。明白這個道理,我們才真正曉得陰德之可貴。
何謂是非。魯國之法。魯人有贖人臣妾於諸侯。皆受金於府。子貢贖人而不受金。
‘是非’很難辨別,因為我們世間人的標準,跟聖賢人的標準也不相同。
‘魯國之法’,春秋時候魯國的法律。
‘魯人有贖人臣妾於諸侯,皆受金於府’,‘府’是官府。這個人為什麼會到諸侯家裡面去做臣妾呢?(‘臣妾’就是傭人。)都是有罪、犯法的人,分發在達官顯要家中服勞役。只要有人肯拿錢把他贖回來,就等於替他繳罰金,他就可以恢復自由,這是好事情!政府獎勵社會上有錢的人多做一些好事,能幫助這些人恢復自由,讓他改過自新,重新做人。
‘子貢贖人而不受金’,子貢在諸侯家裡,把傭人贖回來,政府的獎勵他不接受。
孔子聞而惡之。曰賜失之矣。夫聖人舉事。可以移風易俗。而教道可施於百姓。非獨適己之行也。今魯國富者寡而貧者眾。受金則為不廉。何以相贖乎。自今以後。不復贖人於諸侯矣。
子貢不接受政府的獎勵,孔子聽了很不高興。‘曰:賜失之矣!’‘賜’是子貢的名字,老師叫學生是稱名字。說:“賜,你做錯了!”
‘夫聖人舉事,可以移風易俗,而教道可施於百姓’,這就是聖人的是非觀念,跟世人不一樣。他看的是整個社會,希望建立良好的風俗習慣、道德標準;聖人的教導是普遍為老百姓所建立的,不是為個人。如果單就個人來講,子貢這種做法是難能可貴、值得讚歎的;但是他把風俗習慣破壞了,他的過失在此。
‘非獨適己之行也’,不是為某個人。
‘今魯國富者寡而貧者眾’,在當時,魯國社會上貧窮的人多,富有的人少。
‘受金則為不廉,何以相贖乎?自今以後,不復贖人於諸侯矣’,政府的獎勵對一般百姓有鼓舞的作用,今天子貢不接受獎勵,大家稱你是好人;以後有人做這件事情,政府的獎勵,他們也就不敢接受了。一接受,人家就說是為圖獎勵而做的,於是大家都不願做了,那麼政府這個好的制度就被破壞了。如果要鼓勵一般人都行善事,子貢應當要接受政府獎勵,不是為了個人,而是為社會大眾。這是聖人與常人見解不同處。
子路拯人於溺。其人謝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喜曰。自今魯國。多拯人於溺矣。
子路在路上,看到一個人掉在水裡,快要淹死了,就下去把他救上來。這個人牽一頭牛送給子路,感謝他救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