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部分 (第1/4頁)
不受約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孟窶嚇F瞥的茄����掏蹋�遣恍械摹!耙煌蚰晏�茫�徽��Α薄6裕�爸徽��Α保灰�窘��⑶也皇且話闥俁鵲腦窘���且�按笤窘�保∷�紡苑⑷齲�悴磺遄魘�土斕脊�沂橇鉸朧攏��踔斂豢悸牽ㄏ氬壞揭膊蝗ハ耄┮徊恍⌒模�鹽詹蛔。�諶��段Щ嵩斐墒裁囪�暮蠊��岣���嗣翊�叢躚�腦幟眩�
“大躍進”的勢頭首先是從農業戰線上掀起的。
還是在1957年10月27日,《人民日報》社論《建設社會主義農村的偉大建設綱領》中就公開提出了“大的躍進”的口號。社論說:
農業發展綱要修正草案的內容是極其豐富的。它要求鞏固農業合作化制度,要求大力提高糧食和其他農作物的產量……,要求有關農業和農村的各方面工作在12年內都按照必要和可能,實現一個巨大的躍進。
1957年11月13日,《人民日報》社論《發動全民,討論四十條綱要,掀起農業生產的新高潮》中,又再一次提出“大的躍進”:
有些人害了右傾保守的毛病,像蝸牛一樣爬行得很慢,他們不瞭解在農業合作化以後,我們就有條件也有必要在生產戰線上來一個大的躍進。
1957年12月6日,《新華日報》更是發表了一篇調子極高氣勢逼人的社論《要不要跳,能不能跳,敢不敢跳》,以激將的口氣向讀者說:
現在事情已經一清二楚地明擺著:我們在農業生產戰線上,應該跳,也可能跳,問題是我們敢不敢跳。敢與不敢,在我們思想領域裡,是表現為積極與消極的對立,在某種意義上也是我們對無產階級革命事業忠誠與否的對立。
這一下,必須大躍進,應該大躍進,敢於大躍進,只能是唯一的選擇,除此是沒有也不可能有第二條路可走了。
於是,1958年元旦《人民日報》社論正式向全國人民吹響了“大躍進”的進軍號,話說得更明確,更具體:
我們要在15年左右的時間內,在鋼鐵和其他重要工業產品產量方面趕上和超過英國;在這以後,還要進一步發展生產力,準備再用20年到30年的時間在經濟上趕上並且超過美國,以便逐步地由社會主義社會過渡到共產主義社會。
這裡,語氣是更確定,思想是更明確了。時間是“15年左右”,目標是“趕上和超過英國”;“再用20年到30年的時間”,“趕上並且超過美國”。再沒有什麼“可能”、“或者”之類的詞語了,完全是確定無疑的詞語,“超英趕美”,真是斬釘截鐵,擲地有聲!
“大躍進”,“高速度”,“超英趕美”……無論作為口號形式和思想內容,都稱得上是宏偉豪邁的。這一些也很容易為中國的老百姓(包括那些文化程度低下的大眾,甚至也包括一些具有相當文化水平的知識分子)接受。這是因為,從總體說來,中國人的文化知識水平不高,對於科學知之甚少,懂得要按科學規律辦事的人更少;而主要的是,中國是一個小資產階級如汪洋大海的國家(農民中的大多數也應該劃歸這一行列),小資產階級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容易主觀偏激,喜歡幻想,心態浮躁。他們不喜歡踏踏實實做事,總希望一钁頭就挖出個金娃娃。過了多少年窮日子,急於改變一窮二白的生活現狀,並沒有什麼不對,甚至應該說完全可以理解。但是路要一步一步走,飯要一口一口吃,這些常識範圍內的事,常常被人們遺忘,甚至還被當作保守落後的“右傾思想”來批判,這就不是值得肯定的了。
毛澤東自己當時就犯了急躁冒進的毛病,經他一鼓吹,全國範圍內就颳起了“大躍進”的狂風。一時間,什麼“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什麼“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只要想得到,就能做得到”這一類唯意志論的“大話”就滿處皆是,甚至被當作好的典型來提倡。毛澤東就十分欣賞“讓高山低頭,要河水讓路”這樣的“詩句”。曾說:“我看這個話很好。高山嘛,我們要你低頭,你還敢不低頭。河水嘛,我們要你讓路,你還敢不讓路。”
我們不需要在這裡過多談論“大躍進”本身,因為那並不是本書要完成的任務。
我們在這裡介紹了這些“大躍進”的情況,還是為了看到毛澤東和郭沫若在這一時期的關係和表現。
在這樣的時代條件和背景下,郭沫若和毛澤東在兩個方面表現出思想認識和真情實感方面的相投相契。
這兩個方面,一是在“革命的現實主義和革命的浪漫主義相結合”的創作方法問題上的契合;另一就是關於“大躍進民歌”(簡稱“新民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