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ossorigin="anonymous">

希望之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意譯



 當人民不畏懼統治者的威壓時,那革命的權威就要到了。

 不要逼窘人民的處境,不要壓迫人民的生計。

 只有不壓迫人民,才不會遭到人民的厭棄。

 因此,聖人自求明達,卻不自以為是;潔身自愛,卻不自以為尊貴。所以捨棄後者,而採取前者。

 原七十四章 民不畏死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若使民常畏死,而為奇者,吾得而殺之,孰敢?

 常有司殺者殺。

 夫代司殺者殺,是謂代大匠斬。夫代大匠斬者,希有不傷其手矣。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註釋】民之爭利犯法而不畏死,是由於在上之人有為多欲而然。上以利慾先民,民亦爭厚其生,故輕死而求利不厭。《呂氏春秋.恃君覽》雲:〃生不足以使之,則利何足以使之矣?死不足以禁之,則害何足以禁之矣?〃蘇轍說:〃政煩刑重,民無所措手足,則常不畏死。雖以死懼之,無益也。〃

若使民常畏死,而為奇者,吾得而殺之,孰敢?

【註釋】使民常畏死:並非是用暴政威嚇人民,而是精官簡政、輕斂薄賦,使人民生活幸福,以致於人民樂生怕死。為奇:指為邪作惡。

蘇轍說:〃(聖人)其治天下也,非為之也,因萬物之自然,而除其害耳。所以,凡治國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則安鄉重家,安鄉重家,則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則易治。民貧則危鄉輕家;危鄉輕家,則敢陵上犯禁;陵上犯禁,則難治。高明說:〃民不畏死,指刑罰酷苛民不聊生,則死而不畏,故云奈何以死懼之?民畏死,指教之以道,使民守法,如有詭異亂群者,依法執而殺之,故謂孰敢?〃孟子曰:“以佚道使民,雖勞不怨;以生道殺民,雖死不怨殺者。”

 【漫談】法治是一項社會服務。鋤一害而眾苗成,刑一惡而萬民悅。所以,安民之務莫急於去奸,去奸之本莫深於嚴刑,峻法嚴刑可令惡人心驚膽喪。否則,犯罪以及以犯罪相威脅所帶來的恐懼會造成社會文明的潰敗。每當受懲罰的風險下降時,犯罪率就會上升,並且會抬高橫行霸道暴徒們的身價,從而使他們更能橫行鄉里。當遵守法紀的人看到罪犯未受到法律制裁時,他們會感到意志消沉。這樣,公民就會對執法當局失去信心,就會脫離國家機構自己去想辦法,去依靠自發組織的、不同程度的警戒行動保護他們自己、他們的家人和鄰居。一旦這種離心傾向超過了某一極限,那將難以逆轉。歌德曾說:〃社會如果不能懲罰罪惡,自衛馬上就會出現,叩響血的復仇之門。〃

【漫談】鄧小平說:“死刑不能廢除,有些罪犯就是要判死刑。我最近看了一些材料,屢教屢犯的多得很,勞改幾年放出來以後繼續犯罪,而且更熟練、更會對付公安機關了。對這樣的累犯為什麼不依法殺一些?還有販賣婦女、兒童,搞反動會道門活動,屢教不改的,為什麼不依法從重判處?當然,殺人要慎重,但總得要殺一些,涉及政治領域、思想領域的問題,只要不觸犯刑律,就不受刑事懲處,不涉及死刑問題。但是對於嚴重的經濟犯、刑事犯,總要依法殺一些。現在總的表現是手軟。判死刑也是一種必不可少的教育手段。”

【漫談】有些人指責老子的哲學體系是矛盾的,其實他們只是根據字面意思去解讀老子,他們把老子說成神秘莫測或消極愚昧,說成是保守、無所作為,是拱手不事事〃。既然〃使民常畏死,而為奇者,吾得而殺之〃,顯然對萬物並非只是聽之任之,老子所謂的無為,是指不主觀妄為。

常有司殺者殺。夫代司殺者殺,是謂代大匠斫。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傷其手矣。

【註釋】司殺者:負責司刑者,也指自然規律中的善惡報應。大匠:按律應處理並能妥善處理其事者。斫:用斧頭砍木頭,此是指斬殺。代大匠斫:指犯法以律當死者,應由有司治之,代而治之,是謂代大匠斬。希:少。

聖人治天下,以刑罰所以佐德助治,乃為順天之度。懸爵賞者,示有所勸;設刑罰者,明有所懼。制斷刑罰,則各當其名,以致罪人不怨,善人不驚。但如果是政由已出,專權擅威,生殺予奪,高下在心,或者官場上盛行人際關係網,各級官吏朋比為奸、弄權枉法、縱曲枉直、殘民害理,把法律當做可以任意揉捏的面

遊戲競技推薦閱讀 More+
空間之婦唱夫隨

空間之婦唱夫隨

清水菊石
關於空間之婦唱夫隨:從小缺愛的白富美慕扶疏帶著空間穿越了,她以為自己穿的是種田文,立志好好種田,過上前世一樣的優質生活。可是表面冷清內心柔軟的她偏偏遇上表面軟弱內心強大的腹黑正太,在她一路護著他誓要讓他健康快樂成長時,渾然不覺她種田文的道路已經越走越偏……
遊戲 連載 103萬字
女皇的養成計劃

女皇的養成計劃

溫暖寒冬
遊戲 完結 61萬字
玩轉現實遊戲

玩轉現實遊戲

天淨沙
遊戲 完結 9萬字
穿越之我是婆婆

穿越之我是婆婆

一意孤行
遊戲 完結 40萬字
我的愛情不打折

我的愛情不打折

愛之冰點
遊戲 完結 23萬字
豆豆

豆豆"四大"歷險記

水王
遊戲 完結 5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