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思右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拿尉常歡�臻��褂小吧礁咴灤。��涫�觥鋇目湛酢ⅰ懊髟錄甘庇校�丫莆是嗵臁鋇拿悅#�鵲取�
從月亮這一景物上,反映出人們的不同視角和心境,而這都是受到個人的思維方式和為人處世的影響的。天縱之才李白,自然覺得自己很少為人所理解;而寬容博達的蘇軾,自然能從不同的方面體會月亮的感覺。我們在學習的時候,也有自己的偏好,有自己喜歡的,並從而欣賞激勵我們進步的,也有一些因討厭而主動規避的。這種選擇正反映著我們做人的準則和態度。
上面說的是從古人學。即使是與自己同時代的人交流,同樣也受到自己做人做事方式的影響。也可以看出做事與做人也是不可分的。在我們的文化發展長河中,最為明顯和常見的現象就是文人之間的唱和了。如歐陽修與梅堯臣的唱和,蘇軾與佛印的交往等,無不反映出一個人的做人與做事的相互影響。同氣相投,同音相和。你唱和的物件,其選擇就起始於對共同事物的興趣和偏好,而這,自然是受一個人的思想支配的。這些唱和,一方面是你在做人的前提下做出的選擇,而一旦你做出了這種選擇,和一部分人相互唱和;另一方面就又會加強你原來的做人的一些看法與觀念,造成做事與做人相互的交融、影響與促進。於是,形成具有明顯特徵的小團體。這樣的一些人如果穿越了地域的限制,甚至穿越了時間的限制,整個事物連貫起來看就會表現出非常明顯的特徵,從而形成我們前面說的宋詞的豪放派與婉約派,字畫中的南派與北派。
鍾說:我們現代也有很多相互之間形成的派系,可能是同樣出身的人在一起,可能同一個老師的學生在一起,可能是同一個地方的人在一起……你可以發現很多的圈子,這些圈子都明顯地將一些人包括在內,也同樣明顯地將另一些人排斥在外。拿唱和形成的派別與我們後代的派系相比,兩者有什麼差別呢?
曾曰:可能古代的唱和更多的是從心理出發的一種相互的認同。後代的派系,更多的是從物質利益出發而形成的圈子吧。
;歐陽修與梅堯臣
歐陽修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在宋代的文壇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在自己的一生中,提拔過許多的知名人物,如蘇軾、王安石、曾鞏等,無不是經過歐陽修的推薦而天下知名。其中的蘇軾,更有一個故事,說的是歐陽修看見蘇軾的科場文章,直說要放這小子一頭,三十年後,世人但知有蘇軾,不知有歐陽修了。
梅堯臣以轉變詩壇的西昆體著名,與蘇子美並稱。一生窮困不得志,只做過主簿、縣令一類的小官。詩很受歐陽修的賞識。
歐陽修與梅堯臣,兩人交情之篤,名位之差,略似韓孟,而兩人也往往以韓孟自誇。歐陽修苦學昌黎,參以太白、香山。而梅堯臣對於孟郊,則沒有一字一句地去模擬。
注:韓孟,指韓愈和孟郊。韓愈字昌黎,孟郊字東野。
/* 32 */
《人道》 第二部分
我與人(1)
我與人是“做事=做人”的最明顯的一方面,也是最體現人道的時候。人是生活在社會中的,做事與做人,都是要和其他人打交道。在這裡,你可以看到很多做人的技巧,厚黑學說大行其道。其實,如果自己本身正的話,用點厚黑是有助於事情的解決的,誰叫大家都是俗人呢?!但這裡最關鍵的是,一定要去做事,一定要去折騰,這樣才能接觸到更多的人和事,也才會有更多與外界拓展的可能。
鍾說:既然做事=做人,而且,從剛才曾公和雪翁的論述中,幾乎所有領域,如商場、官場和學術場都需要你“會做人”。那麼,如何才能做到“會做人”呢?
我相信,每個人都是想“會做人”的,但還是有很多人在別人眼裡顯得稀奇古怪,有的是恃才傲物的,有的是孤僻生硬,他們怎樣才能成為“會做人”的人呢?
我們常常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又說“同氣相求,同聲相應”,這不是說,有同樣喜好的人會待在一起,而是說,保持自己的個性,還是會有朋友的,為什麼要修煉自己“會做人“呢?
胡言:你一下子提出了好幾個問題。曾公,我挑簡單的先說說,難的就請您多費心了。
曾曰:雪翁別客氣了,請吧。
三個樁還需要一個籬笆
胡言:大家都聽說過這樣一句話:一個好漢三個幫,一個籬笆三個樁。它的意思是說,要想做出一點事情,必須有很多人來幫助你,即使是好漢也不例外。為什麼會出現這樣一種情況呢?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