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思右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斯的工作證明了國企並非不能透過改革實現重生。
而沮喪,則是因為在中國沒有國營企業的廠長能夠像格里希一樣“沙發果斷”。
他的鐵面無私,似乎在國企系統里根本無法實現。
關於國企改革的話題,再次在中國大地上火熱的討論了起來——當然,整個八十年代,實際上國企改革的話題可以說從來沒有冷卻過。
正是在這一片輿論紛擾之中,胡文海的黑鷹直升機抵達了帝都。
和歷史上相比,這時的帝都上層卻更顯暗流湧動。
格里希的事例似乎在這裡沒有引起歷史上那麼大的回應。
但很少有人知道,相比於歷史上計件工資、質量管理、滿負荷工作這樣“平凡”的進步都能引起社會驚詫、中央側目的局面,一顆堪比通古斯大爆炸的報告,早就在上層引起了狂風驟雨般的討論。
這份報告,就是中央調查組對繡城現行工業體系改革的調查報告。
胡文海並不清楚,呂秘書離開之後,一支中央暗訪調查組就進駐了繡城。對這個一直只聞其聲、霧裡看花,被刻意遺忘的權宜之地進行了細緻的調查。
讀作勞務派遣,寫作“社會保障”的勞務用工制度,無疑為工人提供了一個穩定的生活保障,但同樣剝奪了工人工廠主人翁的“權力”。
究竟能否允許這樣改革,上層討論中竟然普遍表達了謹慎樂觀的態度。
說起來也不奇怪,這本來就是未來的改革方向。健全社會保障能夠減輕企業負擔,而且更重要的是,它讓國企裁員和破產都有了可行性。
哦,對。在1985年還有一件值得書寫的大事,渤海省盛京市的市長親手將三張破產警告書,交給了顫抖著手的三家國企負責人。到1986年,這三家國企成為了新中國第一批破產的企業。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尋找下崗、買斷和國企改革的理論和政策支援,是中國改革上層首要解決的問題。
歷史上,可惜大下崗並沒有等到社會保障在中國普及的那一天。然而時間不等人,一件正確而無奈的事情,硬上的結果就是幾乎斷送了公信力和基本盤。那些相信“國家不會不管我”的工人,最終成了最不相信體制的一代人。
是誰的錯呢?
只能說是歷史的無奈吧。
格里希1993年離開武柴之後,這座曾經的明星企業幾乎是轉瞬間回到了1985年之前的虧損和人浮於事、缺乏責任心的狀態。
誰又是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