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分蜀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姬姓,孟氏,名軻,字子輿(待考,一說字子車、子居),與孔子並稱“孔孟”,魯國鄒(今山東鄒城)人。戰國時期儒家思想代表人物之一,中國古代思想家、哲學家、政治家、教育家。 孟子自幼父親早逝,與母親相依為命,為了給他營造一個良好的成長氛圍,孟母曾三次搬家,這也成為一時佳話。學成之後,孟子開始“周遊列國”,終孟子一生,遊說諸侯,歷齊、梁、宋、滕、魯諸國,均未能見用。晚年孟子回到了自己的家鄉,在那裡傳道授業,與弟子們一起,將自己的思想著書立說,最終成就了《孟子》一書。卒於周赧王二十六年(前289年)。 孟子的思想學說對唐宋之後的中國產生了深刻且巨大的影響,其中許多命題的哲學思辨以及倫理啟示,至今仍潛移默化影響著中國乃至整個東亞。孟子的地位僅次於孔子,對儒家學說的繼承與發展,也產生了十分深遠的影響。所著《孟子》一書雖然只有7篇餘字,但早已是世界文化遺產的一部分。孟子不僅在哲學論理上發展了孔子的思想,而且建立了以“民本”為基礎的政治思想體系。在儒家思想與佛教理論交鋒融合的過程中,孟子的影響尤為重要。孟子強調“權”,而非強調倫理原則。至中唐時,韓愈著《原道》,把孟子視為唐以前儒家唯一繼承孔子“道統”的人物。南宋朱熹又把《孟子》與《論語》《大學》《中庸》合定為“四書”,使之成為儒家基本經典之一。 孟子是魯國貴族孟孫氏的後裔。孟孫氏衰微後,有一支從魯遷居到鄒國,就是孟子的祖先。 《史記·孟子荀卿列傳》說,孟子“受業子思(孔汲,孔子之孫)之門人”;孟子沒有講他的老師的姓名,卻是說:“予未得為孔子徒也,子私淑諸人也。”朱熹雲:“私,猶竊也。淑,善也。李氏以為方言是也。人,謂子思之徒也。” 而根據《史記·孔子世家》子思的父親孔鯉(孔子的兒子)生卒年以及魯繆公(魯穆公)的在位時間進行推算,孟子受業於子思是難以成立的。由此看來,孟子師從子思之門人較為妥貼。 趙岐《孟子題辭》認為“孟子生有淑質,夙喪其父,幼被慈母三遷之教”。孟子幼年和孔子一樣,在母親的教育下成長,孟母教子的故事,史書上記載頗多,孟母的言傳身教對孟子成為“亞聖”具有巨大的作用。 孟子對孔子備極尊崇,他在《公孫丑》上說:“自生民以來,未有盛於孔子也。”“乃所願,則學孔子也。”孟子曾經遊歷齊、宋、滕、魏、魯等國,前後有二十多年。他遊歷列國的具體時間,已說不十分準確,只能依據《孟子》一書的記載,說明大體上的時間和情況。 孟子繼承了孔子的仁政學說,在諸侯國合縱連橫,戰爭不斷時期,作為銳捷的思想家,孟子意識到了當時的時代特徵和趨勢,建構了自己的學說。與孔子一樣,他力圖將儒家的政治理論和治國理念轉化為具體的國家治理主張,並推行於天下。而當時各個思想家為了實現自己的政治主張,遊說各國諸侯。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孟子開始周遊列國,遊說於各國君主之間,推行他的政治主張。 孟子大約在45歲之前率領弟子出遊各國。孟子第一次到齊國,是在齊威王年間(公元前356年至前320年)。當時匡章揹著“不孝”的壞名聲,孟子卻“與之遊,又從而禮貌之”。到了齊國,孟子宣揚他的“仁政無敵”主張,他在齊國很不得志,連威王贈送的“兼金一百”鎰,都沒有接受,就離開齊國。 齊威王二十八年(公元前329年)左右,宋公子偃自立為君的時候,孟子到了宋國。他在宋國期間,滕文公還是世子,他去楚國經過宋國時見到孟子。“孟子道性善,言必稱堯舜。”他從楚國回來又在宋國見到孟子。孟子說:“世子疑吾言乎?夫道一而已矣。”意思是說,只要好好地學習“先王”,就可以把滕國治理好。 不久,孟子接受了宋君饋贈的七十鎰金,離開宋國,回到鄒國。《梁惠王下》記載說,鄒國同魯國發生了衝突。鄒穆公問孟子:“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也。誅之,則不可勝誅;不誅,則疾視其長上之死而不救。如之何則可也?” 孟子回答說:“凶年饑歲,君之民老弱轉乎溝壑,壯者散而之四方者,幾千人矣;而君之倉廩實,府庫充,有司莫以告,是上慢而殘下也。” 他說,這就像曾子說的那樣:你怎樣對待人家,人家就將怎樣回報你。現在,您的百姓可得到報復的機會了,您不要責備他們吧! 滕定公死了,滕文公使然友兩次到鄒國來向孟子請教怎樣辦理喪事。滕文公嗣位,孟子便來到滕國。滕文公親自向孟子請教治理國家的事情。孟子說:“民事不可緩也。” 他認為人民有了固定產業收入,才有穩定的思想道德和社會秩序。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