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部分 (第4/4頁)
京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襄陽城不是野狐嶺,他也不是當年那個對軍事一竅不通的門外漢了,作為皇帝,他有自己的職責,他在臨安城比在襄陽城發揮的作用更大,他要保證朝堂上不亂,各種命令得到貫徹執行,這才是對襄陽城的最大支援。
他從宋國各地排程軍士和物資,源源不斷的朝著襄陽城運去,每輛運輸的車輛上都配備著一桶油和火石,一旦被蒙古大軍截下就放火燒車,絕不給蒙古人留下任何東西,楊康以整個宋國之力來對抗蒙古剩下的五萬大軍,只要比蒙古人堅持的更久就是勝利。
這一戰從春天打到夏天,終於在進入盛夏之時蒙古人退去了。
久攻不下,蒙古大軍計程車氣耗盡,加之物資短缺,窩闊臺只好帶著四萬疲兵離開襄陽城,返回漠北,孟宗政沒有乘勝追擊,因為襄陽城中宋軍將士同樣疲憊不堪,傷亡慘重,統計下來,蒙古死傷六萬將士,宋軍則死傷十五萬以上。
就這樣,宋國不勝而勝,蒙古不敗而敗。
窩闊臺沒有在開封城派兵留守,只在河北幾個軍事重鎮留下了駐軍,孟宗政接管了早已被破壞殆盡的開封城,收復了舊都,完成了宋國無數將領都沒有完成的事業,訊息傳到臨安,舉國歡騰。
無論對宋國大臣還是百姓,收復開封具有重大的意義,他們看到了這個國家走向強盛的希望,一個有希望的國家才會繼續存續下去,楊康在皇宮裡暗自鬆了口氣,他知道宋軍和蒙軍還有很大的差距,不過已經有了一個好的開始,未來值得期待。
這一刻,他的聲望達到了頂點。
第二曰,皇帝陛下摘掉面具,他要用自己的真面目出現在大臣面前,進行早已準備就緒的大計劃,對朝堂上的反應他並不擔心,那些大臣都已然知道此事,而所有反對的大臣則被以各種理由貶黜了出去。
楊康要先造成事實,一旦他釋出了改朝換代的詔書,那些反對的大臣只有兩種選擇,一種是拼死反抗,另一種是被迫接受,拼死反抗的要監禁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