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同時,自然災害和市場風險加劇。這些都對糧食安全帶來潛在影響。因此,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和農產品有效供給,必須在宏觀調控中繼續加強農業,加大強農惠農政策力度,扶持糧食生產持續穩定發展。
農業比較效益,是指在市場經濟體制條件下,農業與其他經濟活動在投入產出、成本收益之間的相互比較,表明農業生產利潤率的相對高低。農業比較效益低,是當前我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面臨的突出問題。提高農業比較效益,是建設現代農業的重要任務。解決好農業比較效益低的問題,對於增加種糧農民收入,保護和調動農民積極性,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和主要農產品有效供給至關重要。
15�1農業兼業化、農村空心化、農村勞動力老齡化顯現
提高農業比較效益,維護種糧農民合理收益,保護和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是穩定發展糧食生產、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的基礎。國家出臺的一系列扶持糧食生產的政策措施,核心是讓種糧農民不斷增加收入,保護和調動地方政府抓糧和農民種糧的積極性。
隨著農村改革和發展,以及工業化、城鎮化的推進,我國農村勞動力轉移加快,對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促進農業結構調整和農民增收,加快城鄉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加快農村勞動力轉移,是城鄉經濟社會統籌發展的重大舉措。農村勞動力加快轉移的勢頭不可逆轉。當前,一些地方出現的農業兼業化、農村空心化、農村勞動力老齡化的問題,應透過完善政策、提高農業比較效益、加強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等措施加以解決。要拓寬農村勞動力轉移領域和途徑,既要向外埠轉移,又要增加內地就業;既要向二、三產業轉移,又要擴大農業內部就業領域。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近些年來,我國農業和農村政策對增加農民收入、穩定發展糧食生產發揮著重要作用。但是,隨著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國際化的推進,農業特別是糧食生產發展面臨一些新情況、新問題。當前,一些地方影響農業和糧食生產的突出問題,就是由於農業比較效益下降,出現的農業兼業化、農村空心化、農村勞動力老齡化問題。有的地方農戶把農業作為兼業來經營,投入積極性不高;有的地方農民舉家進城務工,甚至出現不少空心村落、空巢家庭;有的地方年輕勞動力大量外出務工,許多村莊留下老人婦女搞農業,農業生產缺人手、新農村建設缺人力、農業推廣缺人才現象顯露。雖然這些問題發生在區域性地區,但卻呈現出一種發展擴大的苗頭,如不採取有力措施加以解決,勢必影響農業特別是糧食生產穩定發展。當前,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和主要農產品有效供給,必須及早解決農業兼業化、農村空心化和農村勞動力老齡化問題,切實解決農業和糧食生產發展存在的問題。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農業比較效益下降及其影響(2)
(一)農產品結構性矛盾突出,部分農產品供給偏緊。目前,農產品供給結構性矛盾突出,與生產某種農產品的比較效益低密切相關。由於2005年下半年豬肉供大於求,豬肉價格大幅下跌,豬糧比價降到當時的5�5 ∶1盈虧平衡點以下,嚴重挫傷了農民養豬積極性,因而2006~2007年生豬生產出現較大波動,造成豬肉供給緊張,價格大幅上漲,一度達到21�4元/千克的歷史最高水平。2006年由於種植油料和養殖奶牛效益低,油料生產和奶業生產也受到影響。所以,合理的農業比較效益既有利於提高農產品產量,又有利於形成合理的農產品結構。如果不能提高農業比較效益,農產品供給就可能出現總量供給偏緊、結構性矛盾突出、個別農產品波動的局面。
(二)農村勞動力素質結構性下降,農村勞動力成本明顯上升。近些年來,我國農村勞動力轉移加快,農村勞動力無限供給的特徵開始改變,結構性短缺的特徵正在顯現。農村青壯年勞動力大量向城鎮轉移,一些地方的農村勞動力年齡老化,多是老人婦女搞農業,農業和農村發展後繼乏人。這種勞動力短缺現象已由沿海地區發展到內陸省份。在這樣的背景下,農民工工資收入也開始較快增長。據有關部門監測,外出就業農村勞動力月平均工資2005年為855元,比上年增長12�9%;2006年為958元,比上年增長12�1%;2007年為1060元,比上年增長10�6%。這表明我國農村勞動力供大於求的局面正在改變,廉價勞動力時代即將成為過去,農村勞動力成本大幅提高。
(三)一些地方農業生產和有的農作物種植受到影響。由於一些種植業、養殖業比較效益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