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雜誌(1994年第9…10期)發表了題為《誰來養活中國》的文章。後來又出版了《誰來養活中國》一書。他在文章和這本書中說:“中國人口每年增長1400萬人,收入也在迅速增加。隨著人口的繼續增長,以及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必然使得糧食需求急劇增長。因為收入增加後,低收入的人會首先將金錢用於將其飲食從供給70%卡路里的大米澱粉等主食轉向肉類、牛奶和禽蛋。越來越富裕的消費者需要更多的肉類食品,而這些肉類食品是透過糧食轉化而來的。中國大部分地區是貧瘠的荒地,沒有像美國大平原那樣廣闊的牧場,畜產品需求的增加直接導致對糧食需求的額外增加。在糧食需求急劇增長的同時,中國的糧食生產卻不能同步增加。隨著人口和工業經濟的同時增長,工廠、住房、道路、公路以及農作物種植都在爭奪寶貴的土地資源,結果是當中國最需擴大農田面積時,農田面積卻在縮小。” txt小說上傳分享
布朗先後兩次提出一個問題(2)
布朗認為,“中國正以極危險的速度從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轉變”。他還說:“如果將中國廣大的剩餘勞動力中的1億人轉移到工業部門,假設每個工廠能有100名僱員,就需建100萬個工廠,再加上倉庫和道路等一些配套基礎設施的建設,中國經濟的現代化必將犧牲大量農田。儘管可以透過增加農業投入,提高農業技術水平和管理水平來增加糧食單產,但由於化肥用量已接近報酬的遞減點,單產提高的潛力十分有限。日益嚴重的缺水狀況也影響著糧食產量的增長前景。此外,還取決於某些環境趨勢——包括土壤侵蝕、灌溉系統的漏水和鹽鹼化、空氣汙染和全球氣候變暖。儘管目前還沒有直接計算空氣汙染和酸雨造成了多大程度的糧食減產,但可以肯定地說,中國糧食生產因此而遭受的損失是巨大的。”
布朗在上述分析的基礎上,提出兩個問題:一是中國將來是否有支付能力大量進口糧食。答案是肯定的。二是若中國大量進口糧食,是否有哪個或哪幾個國家能夠足額提供。考慮到上述的諸多因素,布朗的答案是否定的,即“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或國家聯盟有潛力能夠提供如此多的糧食。1980年以來,世界糧食每年出口平均約2億噸,其中接近一半來自美國,而美國也承受著農田損失和灌溉用水轉為非農業利用之苦。預計今後40年,美國人口將增加9500萬(包括自然增長和移民),美國可供出口的剩餘糧食不會增加得太多。”
布朗由此得出了六點結論: 即“第一,中國糧食產量將逐年下降。到2030年,中國的糧食產量很有可能至少下降1/5(或每年下降0�5%),即那時產量只有2�63億噸。這相當於中國1973年的糧食總產量。第二,中國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糧食進口國。按人均年消費400千克計算,到2030年,中國糧食消費需求將達到6�41億噸,糧食赤字將達到3�78億噸,糧食消費中有59%依賴於進口,自給率只有41%。第三,中國的經濟繁榮將使世界進入糧食短缺時代。實現了持續的快速工業化的中國將有足夠的外匯進口所需要的穀物,但是國際市場上不會有這麼多的穀物供中國進口,因此以1990年為分界線,世界糧食市場將由買方市場轉變為賣方市場。 第四,中國大量進口糧食將加劇世界貧困。中國大量進口糧食將導致世界糧價大幅上升,致使第三世界的低收入國家和低收入人口無力購買必需的口糧,因此中國的糧食進口將剝奪這些國家和人口的食品權利,加劇世界的貧困。第五,中國的糧食危機將引發全球生態危機。中國的糧食缺口將透過國際貿易產生全球性影響,中國的人口對中國的土地的壓力將轉變為對全球生態系統的壓力。第六,中國的糧食危機將引起世界性的經濟崩潰。糧食短缺對世界經濟和政治的衝擊將超過20世紀70年代中期的石油危機。糧價上漲還將引起世界範圍內的經濟崩潰。”
糧食安全是世界各國政府和國際社會普遍關注的重大問題。全球無論哪個國家,都把本國和別國的吃飯問題看得既敏感又重要,布朗在《誰來養活中國》一書中對中國糧食安全作出主觀推斷,引起一些國家、新聞媒體和經濟學家的極大關注。隨之,有一些國家、國際相關組織和媒體認為,布朗的結論缺乏科學和事實依據,缺乏對中國糧食安全問題客觀全面的分析和判斷。也有一些媒體節外生枝,不顧事實地對中國糧食安全問題大肆炒作。
22�22008年布朗重提老問題
2008年6月,布朗又再次提出了“誰來養活中國”的問題。他在接受《環球時報》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