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樂陶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年9月17日爆發的黃海大東溝海戰中,“廣甲”由吳敬榮管帶,與“濟遠”被編為一個小隊,列入北洋艦隊首發作戰的陣容,排列在陣型的最左翼。海戰中,“廣甲”一度與“致遠”等艦圍攻了日本本隊掉隊軍艦,但在同隊隊長艦“濟遠”逃跑後,也隨之逃離。深夜11時,不慎在大連灣外三山島附近海域觸礁,位置在東經121度59分,北緯38度58分。
為援救“廣甲”,北洋海軍提督丁汝昌先派出海關巡船“金龍”,繼而派出黃海海戰中受傷最輕的中國軍艦“濟遠”前往拖帶,都未能拖出,“‘濟遠’用九牛二虎之力拖拽不動。連日百計經營,皆不得下”(48)。最後丁汝昌無奈下令將“廣甲”艦的炮械拆除,放棄該艦,自行炸燬。
“威遠”級是福建船政繼“伏波”級之後建造的第二大軍艦家族,成功完成了船政造艦從木質向鐵木合構的技術轉型,期間正好與船政建造“開濟”級巡洋艦發生重合。“開濟”設計中的很多新穎技術在“威遠”級的後續軍艦上開始引用,使得這級軍艦最後從炮艦艦型過渡為巡洋艦。同時,也正是由“威遠”級開始獲得了鐵脅木殼軍艦建造的經驗後,福建船政才得以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改良技術,創制出了具有傳奇色彩的“開濟”級鐵脅木殼巡洋艦。
鐵脅時代的號角在中國大地吹響,閩江之畔正在醞釀新的故事。
【註釋】
(1)許景澄:《外國師船圖表》,柏林使署,光緒十二年石印版,卷九,第7…8頁。
(2)《船政奏議彙編點校輯》,海潮攝影藝術出版社,2006年版,第89頁。
(3)《船政奏議彙編點校輯》,海潮攝影藝術出版社,2006年版,第88…89頁。
(4)《船政奏議彙編點校輯》,海潮攝影藝術出版社,2006年版,第115頁。
(5)《船政奏議彙編點校輯》,海潮攝影藝術出版社,2006年版,第125頁。
(6)《船政奏議彙編點校輯》,海潮攝影藝術出版社,2006年版,第126頁。
(7)《船政奏議彙編點校輯》,海潮攝影藝術出版社,2006年版,第128頁。
(8)《船政奏議彙編點校輯》,海潮攝影藝術出版社,2006年版,第132頁。
(9)《清末海軍史料》,海洋出版社,1982年版,第180頁。林慶元:《福建船政局史稿》(增訂本),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503頁。《船政奏議彙編點校輯》,海潮攝影藝術出版社,2006年版,第132頁。
(10)《船政奏議彙編點校輯》,海潮攝影藝術出版社,2006年版,第136頁。
(11)林慶元:《福建船政局史稿》(增訂本),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93頁。有關“威遠”艦的武器配備,及炮位的設計,閩浙總督何璟曾有一篇專門奏摺進行過說明,參見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洋務運動》5,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243…244頁。
(12)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洋務運動》2,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461頁。
(13)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洋務運動》2,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462頁。
(14)《船政奏議彙編點校輯》,海潮攝影藝術出版社,2006年版,第192頁。
(15)方伯謙:《益堂年譜》,原稿影印件。
(16)關於威遠炮臺修建經過的情況以吉辰:“方伯謙修築‘威遠’炮臺考略”論說最詳,刊於《中國甲午戰爭博物館館刊》,2008年第1期。
(17)《丁汝昌集》,山東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第249頁。
(18)“威遠”艦在甲午威海保衛戰中沉沒的經過情況參見陳悅:《碧血千秋——北洋海軍甲午戰史》,吉林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第322…323頁。
(19)《船政奏議彙編點校輯》,海潮攝影藝術出版社,2006年版,第142頁。
(20)《船政奏議彙編點校輯》,海潮攝影藝術出版社,2006年版,第147頁。
(21)(臺灣)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海防檔·乙》福州船廠下,1957年版,第781頁。
(22)《船政奏議彙編點校輯》,海潮攝影藝術出版社,2006年版,第145頁。
(23)《船政奏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