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的思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人回答道:“張道長有禮了,在下長耳,奉觀主之命,恭候多時了。”
聲音傳來,張瀟就見眼前突然化出一片通幽竹海,內中有一道金光照射而來,化做一道金橋,從觀中蜿蜒到張瀟腳下。
第165章各說各理無憑論,心中所學見真章!
這漫天竹海,金橋化形,繞是張瀟這般大派出身的修士,也一下子被這陣勢給鎮住了!
其實說起來,這不過是師子玄仿造清微洞天弄出來的場面。◎◎
通幽竹海是用紫竹仗所化,金橋是借玄珠之用。兩件寶物都不是凡物,顯化出來,自然有仙家氣象。
話說回來,師子玄這是在做什麼?這不是在炫耀嗎?
說起來,就是在炫耀。但卻不得不如此。
張瀟是大派弟子,師子玄也是正法傳人。都是有師承之人。師子玄如今在景室山中立下道場,卻還是指月玄光洞門下弟子。
如此做來,一者彰顯本門威儀,二來也是對來客的禮貌,如此迎接,也合禮儀。
張瀟到底是大派出身,只是微微一陣失神,隨即回過神來,暗叫一聲慚愧,上前拱手道:“這位童子,張某前來拜山,還請你為我引路。”
長耳繃住笑,點頭道:“這位道長,請你隨我來。”
說完,引著他就進了玄都觀。
張瀟隨長耳進了觀中,他所見之下,自然是玄都觀真容,心中更是震驚,心道這觀中所居到底是何人,莫不是真仙道場?
說起來,玄先生把玄都觀弄的宛如仙境,還真有點好處,最起碼,唬人絕對是一流。
不說這張道人心中如何震驚,跟在長耳身後,入了大殿,就見一道人,在大殿之中,等候多時。見他進來,便作揖道:“道友,貧道師子玄,在此恭候多時了。”
張瀟連忙上前道:“有禮了。有禮了。小道張瀟,道號平之,出身三青宗門下,見過道友。今日能見仙家勝景,果真是大開眼界。”
張瀟這是有感而發,師子玄笑呵呵道:“讓道友見笑了。此處雖然是我修行道場,但這其中景緻卻是一位仙家所造。”
張瀟感慨道:“能見仙家勝景,也不枉我上得山來。”
師子玄笑呵呵道:“道友,不知你今天拜山而來。所為何事?”
都是修行人,也無需扯皮,師子玄直接開口相問。
張瀟聽師子玄主動問起,心中反而鬆了一口氣。
為何?
說起來,張瀟今日上山來。未必沒有責問之意。胡桑以神通害他侄子,以世俗之道來說,做長輩當有資格質問。而以修行同道來說,那胡桑是在師子玄道場修行,若他害人,師子玄也難辭其咎。
師子玄自是理虧,若他不名言。左言右顧,不明說,張瀟也不好意思說。因為他看玄都觀這架勢,師子玄很可能就是一脈道主。就算現在不是,日後也是。就算他佔著理,今日討了說法,卻也不免得罪了師子玄。
師子玄也許不會生氣。但心中肯定不會高興。而日後保不準會不會和他打交道,到那時。師子玄雖然不能對他怎麼樣,但若有事求來,師子玄肯定不會去幫。
修行人順緣而行,不會害他人機緣,卻也不會害了自己的機緣。
有句話說的好,多一個朋友,多一條路。修行人也是如此,你不知道什麼時候,誰就是你修行路中的貴人。所以常守道德,與人為善,廣結善緣,這才是正理。
現在師子玄主動問起,就等於是告訴張瀟,我知你來意,或是說你有何來意,但說無妨。
有了這句話做前提,張瀟就知道師子玄應是一個很好說話的人,當下也不繞彎子,直接表明了來意。
“道友,昨日有一張姓少年,來山中神廟拜神,卻險被狐妖所傷。此人是我侄子,我自然不能視而不見。更何況我聽他說來,這狐妖所施法術很可能是我門中遺失在外的神通之術,所以才有今日拜山之請。”
張瀟坦言道。
師子玄點頭道:“道友所請,乃是人之常情。此事我也略知一二,卻不好多說。道友既然上得山來,就與他當面對質吧。”
師子玄一捻訣,喚了胡桑前來。就見胡桑化作一道霞光,飛入道觀,滾落出身形來。
“觀主,不知召我來何事……咦?是你!”
胡桑一見張瀟,渾身毛髮都豎了起來,呲牙咧嘴,衝著張瀟吼了兩聲。
師子玄安撫道:“胡桑,這是張道友,今日前來,是有事向你當面對質,你無需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