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部分 (第3/4頁)
圈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常得性,常應常靜,常清靜矣。
如此清靜,漸入真道。既入真道,名謂得道。雖名得道,實無所得。為化眾生。名謂得道。能悟之者,可傳聖道。
上士無爭,下士好爭。上德不德,下德執德,執著之者,不明道德。
眾生所以不得真道者,為有妄心。
既有妄心,即驚其神。既驚其神,即著萬物。既著萬物,即生貪求。既生貪求,即是煩惱。
煩惱妄想,憂苦身心,便遭濁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靜矣。”
趙虎問道:“成聖有何法?”
答曰:“大道三千,條條可以證道,證得一道便可立地成聖,不過大體有三種,一是以力證道,此證道之法最難,不過成功者修為境界皆是上乘;再者是斬三尸成聖,此證道之法不難也不易,證得此道者僅是中庸之道,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則已;餘下便是功德成聖,此法最是容易,不過也最是下乘。”
仙君接著講道:“修煉有三寶三要。
三寶者,精、氣、神也。精,先天一點元陽也;氣,人身未生之初祖氣也;神即性,天所賦也。此三品上藥,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化道,三寶之旨也。
三要者,一曰鼎爐,異名雖多,而玄關一竅,實鼎爐也;二曰藥物,異名亦多,而先天一氣,實藥物也;三曰火候,名亦甚多,而元神妙用,實火候也。”
“人體有三關三田。夫背後尾閭、夾脊、玉枕,謂之三關,屬督脈,為陽;前面上丹田、中丹田、下丹田,謂之三田,屬任脈,為陰。此陰陽升降之路,自背後督脈上來,即屬子,自前面任脈下去,即屬午,子午抽添,所謂周天火候是也。
先說三關:尾閭關在背後夾脊下,脊骨盡頭處,其關通內腎之竅。直上至背後對內腎處,謂之夾脊雙關。又上至腦後,謂之玉枕關。三關通起一條髓路,號曰漕溪,又曰黃河,乃陽氣上升之路。
再論三田:泥丸謂之上丹田,其穴在兩眉正中入內三寸之地,方圓一寸二分,虛間一穴,乃藏神之所。心下三寸六分,名曰土釜,黃庭宮也,乃中丹田,方圓一寸二分,亦虛間一穴,乃藏氣之所,煉丹之鼎。直下與臍門相對過處,約有三寸六分,故曰“天上三十六,地下三十六。”自天至地八萬四千裡,自心至腎八寸四分,天心三寸六分,地腎三寸六分,中丹田一寸二分,非八寸四分而何。臍之後,腎之前,名曰偃月爐,又曰氣海。稍下一寸三分,名曰華池,又曰下丹田,方圓一寸二分,亦是虛間之穴,乃藏精之所、採藥之處。此處有兩竅,向上一竅通內腎,直下一竅通尾閭,中間乃無中生有之竅,強名曰玄關,直一之氣產生之時,玄關自開。
有奇經八脈。八脈者,衝脈在風府穴下,督脈在臍後,任脈在臍前,帶脈在腰間,陰蹺脈在尾閭前陰囊下,陽蹺脈在尾閭後二節,陰維脈在頂前一寸三分,陽維脈在頂後一寸三分。凡人有此八脈,俱屬陰神,閉而不開,惟神仙以陽氣衝開,故能得道。八脈者,先天大道之根,一氣之祖。
採之惟在陰蹺為先,此脈才動,諸脈皆通。次督、任、衝三脈,總為經脈造化之源。而陰蹺一脈,上通泥丸,下通湧泉。倘能知此,使真氣聚散,皆從此關竅,則天門常開,地戶永閉,*脈周流於一身,貫通上下,和氣自然上朝,陽長陰消,所謂“天根月窟閒來往,三十六宮都是春”。得之者身體輕健,容衰返壯,昏昏默默,如醉如痴,此其驗也。”
碧落問道:“人何來?”
仙君答曰:“當人未生之時,一點初凝,總是混沌性命。三月而玄牝立,臍如瓜蒂,兒在胎中,隨母呼吸。既生而剪去臍帶,天翻地覆,則一點真陽,凝聚於臍中。乾變為離,坤變為坎,故神出氣移,遂不復守胎中息。息不守則心火屬離,如汞欲飛,又加以思虛念想,益不與腎水相接。腎水屬坎,如鉛欲沉,又加情動失固,益不與心火相接。腎自腎,心自心,水火各居,是任其升沉,坎離不得顛倒矣。不但不能生丹,而且生疾病耳,焉有生理。
又論胎息,呼不得神宰,一息不全,吸不得神宰,亦一息不全。使息息歸根,以接先天元氣,神入氣中,氣包神外,如胎兒在母腹中呼吸一般,即為胎息。蓋呼吸者氣也,神者心也,以神馭氣,以氣留形,以神馭氣而成道,即以火煉藥而成丹也。”
雪劍問曰:“如何成仙?”
答曰:“
訣曰:氣是添年藥,心為使氣神;能知神氣祖,便是得仙人。
蓋呼吸所從起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