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阿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蘇彰一聽,扭頭怒目定定望向蘇澈恨恨道:“給朕徹查!要是你查不出背後之人是誰,還有那紅衣人的蹤跡,朕定不輕饒你!”
蘇澈領命,又命人將起火的馬車拉回宮內,細細追查。
回宮的路上,他一直在想,到底這些紅衣人與明姝有沒有關係,這吳承鏞到底怎麼會攪進來,是紅衣人所為?還是旁人有所為?
又想到白天進宮報信被父皇砍了的小兵,最後他猜想是別人故意設好的局。
從明姝出現在靈武門開始,到小兵進宮報信說謝玉興搶劫糧草,再留下謝玉興辱罵父皇的話,激怒父皇出宮絞殺。
再到他們在山林中埋伏,現在又扯出來一個吳承鏞自焚,到底這今日接連發生的幾件事背後是不是同一人所為?
他們的目的是否就是刺殺父皇?
蕭琰與那些紅衣人是何關係?
吳承鏞怎麼會身披龍袍出現在此?
這幾件事有什麼關聯?明姝是不是背後的謀劃者?
若是她不知情,為何偏偏跪在靈武門?而不是百官進出的宣武門?
她跪在靈武門,顯然是料定父皇會從靈武門出宮,或者說,她是整件劫軍糧案的策劃者?她利用父皇忌憚謝玉興,故意利用謝玉興激怒父皇,逼他出宮,再埋伏刺殺?
可是最後那些紅衣人為何會撤退?他們明明有贏得勝算!
還有與他對質那雙眼睛,他好似見過。
蕭琰當時為何抽身突然一掌擊中與他打鬥的人?而不是一劍殺了他?以蕭琰的功力,他當時明明有機可乘,卻只是刺了那人的手臂一劍,分明是有意放過他。
如果蕭琰與紅衣人是一夥的,那他為何還要假意護著父皇,不趁機殺了他,然後想個萬全之策,或者直接栽贓給自己弒君殺父的罪名。
反正朝中人都不喜他蘇澈,父皇也不許他掌握兵權,生怕他叛變,朝中人都對他敬而遠之,栽贓他也是合乎情理…
他真的想不通,為何紅衣人謀劃這次刺殺,卻又半途而廢…
蕭琰蟄伏在父皇身邊又是為何?難道不是為了今日的刺殺?
一路上,他思來想去,得出一個結論,或許明姝與蕭琰是一夥的,殺父皇的目的是為了替謝懷柔報仇。
他也曾聽說過,十三年前,是父皇將明達的妻兒擋在身前保命,謝玉興誤殺了他們…
若真是如此,明姝找父皇報仇,也是理所當然,不然她何故如此?放著榮華富貴不享,非要鬧出這許多不合理的事情,實在說不過去。
但有一點,蕭琰為何會與她一個弱女子一夥?他們與玄影閣有何關係?
還是玄影閣受僱他們?
但若要買當今皇上的性命,那價格想必是天價,他們如何籌得這麼一筆鉅款?
這幾件事讓他頭疼不已,看來要讓人盯緊明姝與蕭琰,還有他那個不知來歷的兒子蕭齊。
一番反覆思慮,他們已經到了皇宮的靈武門前,蘇彰直接回了長生殿,命蘇澈遣散兵丁,然後隨他進宮。
蘇澈稍後走進長生殿,見明緒正在裡面,蘇彰喋喋不休地高聲斥責道:“朕命你妥善安排運送軍糧之人,你可倒好,盡安排些酒囊飯袋,軍糧被劫不說,朕也受到天下人恥笑。
那叛賊謝玉興還散佈謠言說朕殺了你明府夫人和你兄長明嶽。朕一時氣惱,帶兵去追,竟中了埋伏,折損五千精兵良將。這一出連環計,倒像是想引朕出宮殺了朕…此次軍糧被劫,恐拖累南疆戰事,你此番辦事不利,才引出這麼一出陷阱,你可知你該當何罪?”
明緒頭叩地,叩得鮮血直流道:“明緒辦事不利,請皇上降罪。”
蘇澈走近與他一道跪地道:“父皇,今日之事,兒臣亦有罪,若非兒臣莽撞,一時不察賊人設有埋伏,也不會讓賊人驚了父皇的聖駕,糧草也被燒光殆盡,請父皇責罰兒臣!”
蘇彰見今日這件事的兩個罪魁禍首,不由得氣不順暢,連連咳嗽起來,李尚忙替他順氣,又捧上降火的茶舉過去。
蘇彰順了氣,喝了茶,才稍微好點,厲聲斥道:“你們兩個真是不知所謂,枉費朕對你們兩個多年栽培,今日這件事辦得一塌糊塗。朕命你們兩個一個月內查清這件事的來龍去脈,下去領罰,每人五十軍棍!明緒罰俸一年,燕王三年!”
蘇澈與明緒齊齊謝恩,明緒又道:“微臣自知失職,微臣願摘去指揮使一職,撤去少將軍職銜,親自押送軍糧入南疆,誓死戰死沙場,報效皇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