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兩人喝完了熱飲,紅棗薑湯入肚,腹中也暖洋洋的,的確是祛寒利器。冬日裡小白除了飲用紅棗薑湯防寒,還會讓人煮些雪梨,可惜沒有冰糖,否則守著火盆,喝點冰糖雪梨湯,止咳潤肺,最是宜人。
小白前幾天被火盆燻得口乾咽癢,便讓人煮了些雪梨,蘸上蜂蜜,吃了幾日便感覺好多了。像這些東西都不是什麼名貴東西,但經小白首先飲用之後,不幾日便會風靡臨淄。
人們甚至把這些湯飲當成宮庭秘藥,認為這是秘傳的治病良方,當然這些湯飲也的確有幾分作用便是了。在這個缺醫少藥,有醫也不靠譜的年代裡,小白認為熱水便是良藥了。
再說紅棗薑湯防寒,蜂蜜雪梨潤肺,就算天天喝也藥不死人,只是對病症有幾分作用就不得而知了。春秋時代的人們身體野蠻而生命力強健,生了點小病一般沒什麼大問題,但一旦有問題病人幾天便要倒下了。
而以此時的醫療水平來說,一旦病倒了,就很難再恢復,一點傷風感冒說不定也會成為一場要命的大病。在寒冬之季,又是感冒傷寒的高發期,一旦身體免疫力下降,傷寒就是此時的致命殺手。
小白雖說記得一些麻黃桂枝湯之類的防治藥物,但由於此時正處於中國古代藥物學的形成期,沒什麼名醫來教導小白什麼是麻黃,什麼是桂枝。因此在齊國常見的紅棗和生薑便是小白應對這寒天傷風感冒之類疾病的良方。
不過管仲今天不是來小白這裡蹭湯喝的,他是專門來向小白報告前幾天他在對齊國主要的財源,煮鹽業的調查結果的。今日管仲一早便前來找小白,也是要和小白進行商量齊國的商業收入的問題,尤其是齊國稅收的大頭,鹽業。管仲從他衣袖中抽出一份卷軸,上面書寫著他調後的結果,向小白介紹道:
“齊國的煮鹽之業很是繁榮,一直是齊國過去主要的財源之一,也是齊國與各國貿易的主要商品。齊國主要的食鹽產地主要位於少海之北,西至濟清,東達紀邑,沿海之地多有下滷,適宜煮鹽。”
小白聽了點點頭,管仲所說的地方就是後世的萊州灣,由於此時還沒有黃河來輸送泥沙,現在的濟水入海口也就是黃河河口的三角洲的那個地方還不存在。由於古時海侵作用的影響,海水退去之後倒是將滷水儲存在海邊淺表的地下,很容易就可以開採滷水,熬煮作鹽。
而且沿海邊這些河汊沙洲上又長著蘆葦萑柳等草木,海邊的鹽鹼泥灘也可以吸收不少海水,潮水退後經太陽一曬,就會在泥灘表面形成一層鹽。而在冬季和春日裡齊國海邊草木枯黃可作柴薪,降水稀少適宜煮鹽,更重要的是冬日裡沒有農事活動,不像春天還要去種莊稼。管仲又繼續說道:
“在以往,齊國的煮鹽都是由各個大夫派人去海邊煮鹽,煮完之後便上交一部分給君主,算是煮鹽之稅。這個數目一般規定為煮出鹽總數的三分之一,餘者聽憑他們自賣,國君就不管了。”
“噢!原來我這個國君什麼都不用幹就可以收取三分之一的鹽稅啊!”小白倒是挻知足的,齊國沿海之地太大,幾乎每個地方都能煮鹽,而煮鹽的利潤那麼大,想要讓他們禁止煮鹽是不可能的,只好聽憑他們自行熬煮,自己這個國君收稅了。
仔細想一想,莒國的做法是讓大夫們負責去海邊煮鹽,期限為一年,只要給國君交夠足夠的鹽之後,再多煮的監便是你自己的了。這倒像後世裡那種承包制度,或者叫包稅制,為了多產些鹽,各大夫都是無所不用其極,死命壓榨莒國的百姓。而齊國這種方式更像是分成,或者類似於後世那種“官課”,齊君對煮鹽業的控制力要強一些。
管仲又說道:“齊君每年什麼都不做便可從諸大夫那兒收取三分之一的鹽,將這些鹽賣掉之後,齊國便可得到一筆可觀的稅金。但仲以為,齊國過去所能獲得的這筆財富還是太少了,有必要對鹽業進行改革,以獲取更多時利潤,支撐齊國日漸擴大的開支。”
齊國現在的開支那麼大,現在已經不能完全怪齊國先君襄公揮霍無度,外加他的葬禮又要花上大量財富了;也不好再抱怨魯國人引起得戰爭,令齊國府庫空虛。事實上在秋收之後齊國已經緩過氣來了,之所以現在過準緊巴巴的,純粹是小白制定了那超乎時代的大躍進似的生產計劃導致的。
小白為了增加齊國農業上的產出,大力改良工具和農事方法,這就需要鐵和木頭等原料製作工具,購買牛馬等牲畜作為新的動力。由於現在是冬天,這些製造的工具還都用不上,即使用上了想要收回投入要等到秋收之後了。這還只是其中一種,其它像新興起的冶鐵業、造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