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站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近中午了,還是被警車的鳴笛給吵醒的,他拉起窗簾,看到景區入口處停著三輛警車,出於好奇,簡單洗漱後就穿上衣服出門,走到前廳正好有個警察在給他的幾個員工作筆錄,看到唐奕天出來,小同志上前問:“你是唐奕天嗎?”唐奕天有點不知所謂,點點頭答了句“是”。警察簡單向唐奕天說明來意,原來今天上午有人在河裡發現了一具浮屍,他是來跟附近居民瞭解情況的。後來唐奕天從花花那知道死的是這次古橋搬遷專家組的成員,終歸是不認識的人,唐奕天就沒放心上。
作者有話要說:
☆、第四節
豈風是三孔圓形石拱橋,除橋面、欄杆外,全部採用花崗石條砌造。橋面為拱形,設石梯步,橋面東西兩邊安置著石欄板,每邊的石欄板用12根石柱鑲成,石板上刻有龍、鳳、鴿、花草等浮雕圖案,雕工精細。橋拱頂部安置了一條用整塊石料雕琢而成的造型生動的石龍,龍頭朝北、龍尾朝南,昂首翹尾,龍身隱藏在拱石之中。關於豈風有眾多傳說,當地流傳最廣的是明宣德年間有一民間巨賈因膝下無子,四處求醫問藥求神問卜都無果,一天晚上,夢到一老神仙,手託一紅色晃眼的石頭,指引他到這地方修橋積德,夢熊有兆就指日可待,商人醒來手裡真握著一塊紅色的石頭,便覺得是神明指路,馬上出銀修橋,但是橋到最後一塊石板鋪下時怪事發生了,不怪工匠如何修正都是不平,商人往縫裡塞金塊,墊玉佩都不行,眾人都沮喪時出現一白髮長鬚老者,對造橋者說“硬的不行,試試軟的。”說完老頭就像煙一樣消失了,眾人忙跪地磕頭。最後商人往裡塞了一塊豆腐,橋就這樣建成了,使用到今天。
楚籬在橋邊徘徊了好幾次,橋與亭一樣,極有可能是為鎮壓某一東西而造,讓人每日行走其脊對其壓制。但幾次下來,楚籬什麼都沒感覺到,這裡就像一是瓶礦泉水。清到一覽無遺,甚至於乾淨到一塵不染,似乎有一股力量一直持續在淨化著,楚籬本是想至少可以作點準備,現在卻無從下手。
拆遷非常勝利,每塊拆下來的石塊都被編上號,包上氣泡膜再包上塑膠紙存入倉庫,楚籬被上頭安排到臨時搬遷辦公室,每天在工地與烈日廝混,辦公室是活動房,搭建在橋下的公路邊上的農田裡,共有七個人,包括工程承包商邱老闆,文員小孟,以及之前專家組的四人,那個姑娘始終沒有出現過但桌子一直留著,另外一個戴著黑框眼鏡,一副學者模樣,但做事極認真,整日整日的泡在工地,不管日曬雨淋,現場有什麼難事,工頭都找他商量,大家喊他程工,餘下兩個是汪工和小李,雖然也每天來辦公室但幾乎不上工地,對整個工程也漠不關心,特別是小李,對人也漠然,見面連招呼跳過,直接一屁股坐在椅子上玩遊戲等下班,倒是四十來歲的汪工對楚籬很熟絡,經常楚家小少爺長楚家小少爺短的聊著不著邊際的話題,一次聊天中楚籬問起是否認識他老爺子,但汪工馬上否認了。但是會這樣稱呼他為楚家小少爺的一般都是鎮上一些熟悉他老爺子的老者,對於外來者楚籬直覺是跟他老爺子認識的,不知道是什麼原因,汪工不便承認。
唐奕天倒是成了這裡的常客,那個掛著名從沒出現過的女專家的桌子成了唐奕天的財產。楚籬每天都是由他接送。
作者有話要說:
☆、第五節
楚籬每天下班前都會在倉庫清點石板數量,並整理編號,這天他幹著同樣的事,突然手機響了,“楚家小少爺,快來工地,出事了。”
“什麼事?”楚籬以為是工人出了事故,“救護車叫了沒?”
“叫個狗屁救護車,橋下有屍體。”
楚籬愣了下,唐奕天已經從汪工的大嗓門聽到緣故,拍了拍楚籬肩膀,“我們去工地。”
出事的地方在河對岸,倆人跳上船,工人們在岸上遠遠看著,不敢靠近現場,只有汪工,程工和小李蹲在露出水面的橋墩上,汪工還在跟人打電話,看倆人過來就收了電話,指向橋基中間的石坑道,唐奕天搶先楚籬一個箭步跳下船,蹲在石坑邊檢視,屍體本來是用如蠶絲般東西裹著,像埃及的木乃伊,不知哪個膽大的,把那網一樣的東西扯開了,屍體就這樣猶抱琵琶半遮面的躺著,露出黑色的屍身。嘴巴大大的張開,呈現一個大洞。
唐奕天用手掌在臀骨位置用手掌比劃了一下,說道,“是具女屍。”
很明顯這是在造橋時故意砌成的石坑,那距今也有五百年曆史了,楚籬向邊上工人借了副手套,檢視屍體,沒有任何首飾,衣物都沒有,只是像蠶作繭一樣外面裹了層不知名的東西,從文物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