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音0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所以三登九上,百城煙水,不憚其勞,念念了當大事,豈肯著相計名,尋行數墨,附葉攀枝,以徒資口耳哉。末世不然,名為欲續如來慧命,撐如來法門,而不知痛為生死,唯積學問,廣見聞,冀可登座揮麈而已。
嗟嗟!不與菩提大心相應,雲代佛揚化,吾不信也。不與為生死心相應,雲大菩提心,尤不信也。勝負情見不忘,僅成阿修羅法界;名利眷屬意念不忘,僅成三途魔羅種子;隨其所見所聞而起法執,不能捨棄名言習氣,不達如來說法旨趣,不知種種四悉因緣,僅成凡外戲論窠窟。學問益多,害心益甚;學人益盛,正法益衰,吾所以每一念及,未嘗不夢寐痛哭者也。
好,我們把它分成三段來說明。
一、說明修行的重點
研真窮妄名之為學。蓋能深造自得,則左右逢其源。
我們修學佛法當中有一個重點,就是“研真窮妄”,這是整個修學佛法的根本。這個“研”就是追求,追求什麼呢?追求真如佛性。“窮”就是窮盡,停止的意思,停止什麼呢?停止我們的無明妄想。換句話說,整個修行,我們講“法法消歸自性”,不管你持戒也好,學教、修止觀乃至於做執事、修福,所有的資糧都應該要會歸到現前一念心性,就是在一念心性當中做兩件事:
第一個、研真,對於佛性的追求,
第二個、窮妄,對於妄想的調伏。
你所有的解行二門要往這兩個地方會歸,這是個根本。
“蓋能深造自得,則左右逢其源。”如果你能夠從一念心性當中去研真窮妄,“深造自得”,深入地去修學,那麼你就能夠左右逢源。根本能夠抓得住,那麼你在整個修學當中能夠處處圓融無礙。
華嚴宗的祖師賢首大師(當然華嚴宗所修的是一真法界,一真法界等於是一心法界,一念的清淨心變現一個重重無盡的法界),賢首國師晚年的時候,在他的傳記上說,說他晚年的時候他讀《四書》廢寢忘食。我們一般人看《四書》,那是“五乘格之,僅屬人天”,那個克己復禮的功夫就是人天而已。但是賢首國師他能夠從研真窮妄當中處處地往心性會的時候,那這個就是一個□□,圓人受法,無法不圓。就是說,我們剛開始能夠把這個重點抓住,那麼你學習一切法都是佛法。從這個現前一念心性當中去研真窮妄,到最後你自然左右逢源。你能夠抓住這個根本,那麼一切法都可以從這個地方去融通的。
故愈博而愈約,否則愈博愈無頭緒,去道亦愈遠矣。
我們能夠掌握這個心性的修持的功夫,你經論看得越多,你這個修行越能夠有一個會歸處。你看《華嚴經》、《法華經》、《楞嚴經》,雖然無量無邊的法門,但是呢沒關係,“開方便門,示真實相”,每一個方便法門都是一個明確的指歸,要你幹什麼呢?就是要你研真窮妄,當然,由不同的角度切入。假設你不掌握這樣一個根本的修行內涵,“愈博愈無頭緒,去道亦愈遠矣”。你看唯識,對法相起執著,看中觀對空起執著,你會覺得佛法是種種的矛盾,去道亦愈遠矣。
這個地方倒是一個很重要的觀念:
智者大師講觀心法門,他這個“教觀”,智者大師講這個“教”講得非常的廣泛詳細,五時八教。他講完五時八教以後,他強調觀心,觀察現前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就是你把這廣泛的五時八教的內涵要會歸到一念心性。如果我們剛開始學習佛法,不能從心性上去研真窮妄,你只是在做學術研究,你在佛法當中學久了以後,你很容易退失你的信心,很容易退失信心。
就是這個佛法它是兩個方向,第一個是向內安住,另一個是向外攀緣。
如果你一開始就沒有把方向弄正確,修學佛法只是在名相上分別,跟人家爭高下,你會發現佛法裡面很多矛盾;那麼如果你能夠一開始就能夠往心地上去會,你會發覺佛法有無量無邊的方便,這個是兩個不同的方向。
所以蕅益大師他老人家的慈悲啊,就告訴你:什麼叫作“學”?他明確地指出學的方向、學習佛法的方向——“研真窮妄名之為學”,這是一個根本。這是講到修行的一個根本、一個重點。
二、古今行者的志向
這第二段呢把古代的修行人跟現代的修行人做了比較。先看古代的修行人:
古人發心出家,必矢志參學。由痛念生死事大,無常迅速,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古代的人發心出家以後,他立定志向要好好地參學,親近善知識,聽聞正法。為什麼他會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