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言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是金屬製造的,不像瓷器字畫那般脆弱,但事實卻恰好與之相反,正因為它是金屬製造,才歷經了許多磨難。
宣德爐經歷的第一個劫難,就是來自崇禎鑄錢,崇禎是明朝最後一朝,內優外患,連年戰爭,國庫空虛,崇禎曾將內府庫藏的歷代各種銅器,全數發給寶源局,拿去熔鑄錢幣,其中包括上古三代及宣德年間的銅器。
宣德爐的第二個劫難,則是來自清朝咸豐年間,那時的清朝亦是內憂外患,國庫空虛,為了發行錢幣,咸豐皇帝不惜把皇宮、內廷儲存的各種銅器,包括皇室歷代舊藏的銅爐、薰爐、銅龜鶴等,毀掉用以鑄錢。
而到了抗日戰爭時期,日本人做槍炮缺乏銅料,於是在我國各地蒐集銅器,熔化後改做槍炮,像是北京大慧寺內正殿原有高達十幾米的銅觀音像,在民國時期被日本人毀掉,換成了木製觀音像即是一例。
經此三次大的劫難,皇宮流傳下來的宣德爐,幾乎是絕跡了,而在民間,宣德爐同樣也沒能逃過大劫,不過那是解放後的事情了。
在五十年代初期的抗美援朝戰爭時,國家需要大量的槍炮彈藥,於是便發動民間收集“舊銅”,從各地所收集來的舊銅器中,就有不少的銅爐,這裡面不乏珍貴的宣德爐。
而抗美援朝剛結束,國內又開始大躍進和大鍊鐵,全民徵集銅鐵,老百姓家裡的銅器,如銅盆、銅鍋、銅勺、銅爐等都貢獻出來了,這其間又被熔鍊掉很多民間的宣德爐。
再往後十年,那場史無前例的大革命又開始了,於是各種古舊銅器,包括銅爐,都作為迷信品“破四舊”被收集到銅材廠熔掉。
另外還有一些愚昧的人,見到宣德爐寶光四溢,就將其給融化提煉其中的黃金,歷史上的宣德爐可謂是經歷諸多劫難,損失慘重,所以也造成了今日的真宣德爐已成鳳毛麟角,就連後仿爐和私款爐亦成為珍罕的歷史文物。
“這東西,歷史上雖然出現了很多,也都叫宣德爐,但我這輩子,還是第一次見到實物呢……”
餘宣今兒的苦笑特別多,他雖然號稱王世襄之後古玩雜項的第一人,但餘宣一直都認為自己名不副實,因為經過他這輩子經手鑑定的宣德爐不下於千件,只是包括京城博物院裡的藏品在內,餘宣全都認為是假的。
而餘宣的老師王世襄老人收藏的幾十件宣德爐,經過兩人的共同鑑定,居然也是無一真跡,這甚至一度讓餘宣產生一種錯覺,真正的宣德爐,已然絕跡於世間了。
但是今日見到這個宣德爐後,餘宣卻是發現這件宣德爐包漿沉穩,色澤典雅,敦厚之中不失靈巧精緻,綜合了器形材質款識各方面的因素之後,心潮澎湃的餘宣,才斷言它是真跡無疑。
第588章 以藏養藏
“方逸,別笑話老師,玩了一輩子的雜項,今日才得見宣德爐,老師失態了……”餘宣這會已經平靜下來了,但眼睛還是時不時的瞄著桌子上的宣德爐,似乎害怕一個看不到宣德爐就會消失一般。
“老師,這東西您這麼喜歡,就收下吧!”
方逸的話十分的誠懇,他接觸古玩的時間並不長,也無法理解那些收藏家對某個物件茶飯不思的感覺,但方逸從老師的眼神中能看得出來,餘宣是真的喜歡這東西。
“你小子,別誘惑我了……”
餘宣苦笑著擺了擺手,說道:“能見到一件真正的宣德爐,老師已經很高興了,不過這東西能落在你的手上,那就是你的緣份,你日後一定要好好收藏,這東西在世上,怕是沒有幾件了……”
方逸聞言點了點頭,開口說道:“好吧,老師既然不要,那我就不勉強了……”
“方逸,東西我是決計不要的,但老師有個請求,還希望你能答應……”餘宣忽然開口說道。
“老師,您說……”方逸愣了一下,看餘宣的神情,他的這個請求估計還是和這尊宣德爐有關係的。
“我想借用一下你的這尊宣德爐……”
餘宣想了一下,說道:“我的老師王世襄,一生收集了數十尊宣德爐,但卻無一真跡,我想把這宣德爐帶到京城給老師鑑賞一下,一個星期,只需要一個星期的時間,我就能還回來……”
餘宣之所以極為喜愛宣德爐,其實就是受了王世襄老人的影響,他的這位堪稱近代文玩雜項鼻祖的老師,用了畢生之力收集宣德爐,但始終未見真跡,老人一直都引以為憾,所以在方逸這裡見到了這尊宣德爐之後,餘宣馬上就生出了這個念頭。
“沒問題啊,老師,您今兒就拿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