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言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餘宣這會已經平靜了下來,但還是忍不住又將自己放在桌子上的香爐拿在手裡把玩了起來,口中說道:“方逸,老師是主攻文玩雜項的,你知道這雜項類的物件,以什麼東西為尊嗎?”
“不知道!”
方逸老老實實的回答了一句,文玩雜項的類別太過廣泛了,有因為材質而珍貴的,像是沉香、黃花梨、象牙或者犀角等物件,也有經過大師雕琢而身價倍增的,方逸還真不知道什麼物件能坐到文玩雜項類的頭把交椅上。
“告訴你,就是這物件!”
餘宣眼神複雜的看著手裡的香爐,說道:“這東西叫做宣德爐,是明朝宣德年間的產物,明朝曾經有位大文豪將其譽為文房首物,老師窮其一生在尋找這東西,直到今日才終於得見啊……”
餘宣的話中充滿了感慨,他出道幾十年,在文玩雜項這一領域中大名鼎鼎,雖然還達不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但這輩子卻是閱物無數,可以說,也只有宣德爐,能讓餘宣如此失態。
“宣德爐,老師,宣德爐很貴重嗎?”
聽到餘宣的話,方逸臉上露出訝然的神色,他聽聞過宣德爐的名字,但方逸還真不知道這東西竟然如此珍貴,在方逸的認知裡,這只不過是書房焚香的一個工具而已。
“你先好好看看這物件……”餘宣將手裡的宣德爐遞向了方逸,說道:“看完之後,說說你的看法……”
“好!”
方逸答應了一聲,將乍眼看去並不是很起眼的小香爐拿在了手中,這香爐的直徑只有十公分左右大小,爐高也就是五六公分的樣子,底下有三足,在香爐的底部,還有著“大明宣德年制”的款識。
香爐通體呈褐色,但仔細看去,那褐色卻是由黑白帶紅有帶有一絲紅銅色而形成的,整個爐體的色彩看似黯淡,實際上卻是現出隱隱的奇光,方逸拿在眼前看了一會,居然無法數清自己所能看到的顏色。
“這……這東西不簡單啊,單是這材質,我就看不出來,應該摻雜有黃銅吧?”
方逸口中喃喃說道,他用手輕輕的擦拭了一下香爐的表面,發現經過擦拭的地方,竟然一下子變得亮麗如新,彷佛剛從窯口中燒製出來的一般,那爐體就像是女人的肌膚柔膩可掐,讓人忍不住心生喜愛。
而且這東西看似爐壁不是很厚,但方逸剛一入手,就有種沉甸甸的感覺,份量要比銅鐵等物質重出了不少,只是究竟用什麼材質燒製出來的,方逸僅憑目測卻是看不出來。
“老師,還請您給講解一下……”
看了半天之後,方逸將手中的宣德爐放在了桌子上,眼睛看向了餘宣,他雖然對這物件不甚瞭解,但透過觀察,卻是看出了這宣德爐的製作工藝極為不凡。
“你看到底部的款識了,宣德爐,就是大明宣德年間製造的香爐……”對於宣德爐的來歷,玩雜項的人無不是熟記在心,餘宣根本不用思考,就給方逸講解了起來。
明朝的皇帝多奇葩,有蟋蟀天子明宣宗,糊塗皇帝明憲宗,頑童皇帝明武宗,專業道士明世宗,抄家理財好手明神宗,木匠高手明熹宗,而在位僅十年名聲還算不錯的宣德皇帝,卻是獨愛玩賞香爐。
為了滿足自己的這個嗜好,宣德皇帝特下令從暹邏國進口一批紅銅,責成宮廷御匠呂震和工部侍郎吳邦佐,參照皇府內藏的柴窯、汝窯、官窯、哥窯、鈞窯、定窯名瓷器的款式,及《宣和博古圖錄》《考古圖》等史籍,設計和監製香爐。
在朱瞻基的親自督促下,整個製作過程,包括鍊銅、造型等整個過程,他都親自參與,精選出符合適用物件、款制大雅的形制,將之繪成圖樣,經過篩選確定後,再鑄成實物樣品讓皇帝過目,滿意後方準開鑄。
宣德爐的燒製非常複雜,而且用料很考究,除銅之外,宣德爐的燒製還需要有金、銀等貴重材料加入,所以爐質特別細膩,一般爐料要經四煉,而宣德爐卻是要經過十二煉。
工藝師挑選了金、銀等幾十種貴重金屬,與紅銅一起經過十多次的精心鑄煉,經過巨大的努力,宣德三年,極品銅香爐終於製作成功。
這批紅銅共鑄造出三千座香爐,因為材質的原因,以後再也沒有出品,宣德帝見到這批自己親自過問的香爐,每隻均大氣異常,寶光四射,很有成就感,於是將這些香爐大部分陳設在宮廷的各個地方,也有一小部分賞賜和分發給了皇親國戚,功名顯赫的近臣和各個有規模香火旺盛的廟宇。
按理說燒製了三千多件宣德爐,後世應該儲存下來不少,畢竟這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