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心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織”——工會!
工會協調的結果,“中航”收回開除青工成命。受王承黻指派,前往加爾各答調查的“中航”顧問亞瑟·揚給公司高層寫下了這樣的報告:我們發現情況是複雜的。麻煩的近因是因為一個不幸的惡作劇被不相稱地誇大了,以至成為接近罷工的誘因。但是不滿的真正原因隱藏得較深這裡和汀江的地勤人員不得不在臨時簡陋的車間裡工作,沒有足夠的機器和工具——僅僅因為建造和購買都需要時間和排隊。還有住房短缺、文娛設施不足等等,使人員福利工作沒有能夠做得像要求的那樣多。這樣,有些人在這種大集體生活中難免的有個人牢騷。(注三)在某種程度上公司的責任是沒有早一些處理抱怨的原因。我們現在正在糾正這些問題。
想想看,幾百名二十一二歲、正值“青春激昂”年代的“孩子”,如果是在和平年代,他們本應該或是繼續求學、或是和女友纏綿、或是已經成家立業,可是現在,他們卻每天在另外一個世界、在地球上最酷熱的地方、在火一樣的太陽下面,重複著單調的勞動。
毒辣的太陽,是他們的伴侶;周身的油汙,是他們的標記;單調的日子,是他們每天的生活
在中國,他們都有溫暖的家,有著愛他們的父母、兄弟姐妹,是這該死的戰爭,讓他們顛沛流離
問老人,在加爾各答那幾年,回過家嗎?
梁鶴英:“想啊,可是家在哪裡啊,都不知道。”
黃元亮:“做夢都想,想我媽媽,但就是回不去啊。現在多好,在外面讀書打工的,想家,買張車票就回去了,我們那個時候不行啊,有的人想家,說著說著就哭,我們就趕緊勸,也是邊勸邊哭”
感謝“洋”顧問那份“報告”,對職工們的苗頭和傾向,他沒有一句“指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