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心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了,得繞著彎走,走大西洋、印度洋。
去的時候空手坐船,回來時長了“翅膀”——駕駛B…25轟炸機,有翅膀也不行,也得兜圈子。
老人說,和他一同到美國受訓的多數戰友考試合格後,放單飛後,都先後回國了,由於他是學駕駛B…25轟炸機的,就和另外四個同學留下來。
國內來的命令是讓他們等待,等待接收B…25轟炸機。
兩天還不到,國內再次發來命令:中美混合團成立,接收B…25,火速回國,參加戰鬥!
只過了一天,來了幾個美國空軍,帶上張義聲和他的戰友乘飛機來到田納西州的孟菲斯飛機制造廠。
在裝配車間,老人說,是真開眼界,全是流水裝配線。男人都上前線了,大部分是女工,現代化操作,一個多小時就能裝配出來一架B…25轟炸機。
張義聲他們這架B…25下線後,試飛員(也是女的)和他們共同試飛,合格後,工廠、軍方、張義聲三方簽字、認可,於是,這架飛機就算正式交付。
老人說,原來以為是他和四個同學駕著這架B…25回國,其實不是,美國方面專門有負責運送飛機送至世界各個戰場的。第二天就來了十幾個美國人,四個人一組,各上一架B…25,四名中國空軍,也每人登上一架B…25,作為本次飛行副駕駛,不編隊,各飛各,目的地——中國!
我問,為什麼讓中國人擔任副駕駛而不是別的什麼,比如,領航啊什麼的?
老人笑了,領航,這條路你走過嗎?他們的意思非常明確,帶你飛,讓你儘快熟悉和了解飛機效能,以便能迅速掌握它。
從孟菲斯機場起飛後,第一站是停經加拿大,在這裡,感覺不出來已經是離開美國本土了,差別不大。只是在起飛前,機組每人都收到一冊印製考究的“注意事項”手冊,內容都是告誡出國參戰人員在他鄉異國應尊重當地風俗習慣。老人說,之所以印象深刻,是因為在涉及到中國時,裡面大意寫的是,該國婦女如不主動伸手,請不要握手,至於見面時的親吻更不可以
除了這本小冊子,機組每個人還都注射防疫針劑,有五六種之多,大有“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之感覺。
接下來,張義聲和他的機組的飛行路線是格陵蘭——冰島——英國——北非——地中海——埃及——紅海——卡拉奇——中國,和這個路線相對應的,是路線中所有相關機場的詳細資料,每份資料中都特別註明,遇到敵人攻擊或被俘,必須在第一時間內銷燬。
1942…1945123世界上最艱險、漫長的供應線
看得出,飛行的整條航線都儘量避開歐洲和北非戰爭區域。
老人說,飛行並不那麼順利,最緊張時刻是從英國到開羅這一段,地中海沿岸都有軸心國飛機日夜巡邏。老人說,為了保險起見,過了直布羅陀海峽後,機長把航線向南伸延400多公里,這就多出兩個小時航程,超出B…25最大飛行直徑,沒有辦法,在英國一個軍用機場,特地在B…25炸彈艙中安放兩個臨時油箱,整個航段全是在雲層上全程儀表盲飛,先到的是由於一部電影而馳名中外的卡薩布蘭卡,接著直飛開羅,也就是這一段,剛起飛後,右發動機發生故障停止工作。
老人說,當時他建議機長折返,結果遭到那個大鬍子美國機長的拒絕,為此,在機艙中,他就和美國佬爭執起來:“這是中國物資,不許破壞!”
看到年輕的中國副駕駛發怒,另幾個美國人就笑,笑得張義聲莫名其妙。後來其中一位拍拍他的肩,告訴張義聲,這會兒折回,保不準會碰上德國巡邏機。沒關係,相信他們的機長。
看來說不定這類事情都遇上多少回了,老人說,壞了一個發動機,他們好像沒事一樣,也不在乎,在機艙裡依舊是談笑風生,就那麼飛,一直堅持到賴比瑞亞一個英國軍用機場,更換一個發動機後,又飛到開羅。
定式的思維使我的提問繼續透著白痴:“你們從這兒飛那兒的,都是怎麼聯絡啊,地面怎麼就知道你們是誰、從哪兒來,也不認識你們,怎麼就能給你們更換髮動機啊?”
張義聲:“孩子,這你可能就不知道了,那個戰爭不是像電影裡這樣。只要我們的飛機離開一個機場,機場馬上就通知我們要到達的下一個目的地,某日、幾時、將有一架什麼型號的飛機抵達你處。等我們的B…25在下一個機場落地停穩後,維修車、加油、加水車就上來了。如果飛機有故障,機長填一個單子交給他們即可,如果沒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