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之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淞滬抗戰》
*序言
日軍侵入上海街道吳淞鐵路蒸汽機車怡和洋行 很少有人知道,更少有人會想到,一段蜈蚣狀爬行的只有16。1公里的鐵路線,會和中國現代史聯絡起來,特別是和淞滬會戰發生某種必然的聯絡。可能這樣的聯絡有某種偶然的因素,但絕不是牽強附會或者故弄玄虛。要想知道淞滬抗戰的始末原由,那就不妨先從瞭解縱貫這片戰區的淞滬鐵路開始。或許,它會告訴我們許許多多令人回味、令人深省的東西
…
淞滬鐵路的興衰與淞滬抗戰
…
讓我們在閱讀1937年8月13日開始到11月12日結束的整整3個月的淞滬會戰的篇章之前,先翻閱到比1937年還要早65年的1872年,即清朝同治十一年的這一頁。
1872年在中國現代史上是值得重視的,這是新興的洋務年代。這一年,英國商人美查在上海創辦了中國歷史最久的第一張中文報紙《申報》。這一年,一個叫陳啟源的南海人引進現代技術辦了一家繼昌隆繅絲廠,它開創了中國民族資本和機器工業的先河。也是這一年,李鴻章奏請清廷試辦上海輪船招商局。
這一年的盛夏,曾為曾國藩籌建上海江南製造局的容閎帶領中國第一批留學生橫渡重洋去美國求學,30個留學生中有一個人後來成為中國的鐵路之父。
就在30個留著小辮子的中國學生踏上美利堅的土地學習西洋文化的時候,美利堅在上海的勢力代表在上海北郊的吳淞組建了一家〃道路公司〃,他們宣稱要在吳淞至上海市之間,造一條〃尋常道路〃。他們故意隱瞞了興建鐵路的企圖。他們明白10年前的事,當美國和英國的洋槍隊協助清軍擊潰了江浙的太平軍後,他們乘機向李鴻章提出要求築造一條從蘇州到上海的蘇滬鐵路,李鴻章不敢做主,便與上海道臺黃芳一起奏請同治皇帝。皇帝龍顏大怒,頒下聖旨稱:〃築造鐵路乃奇技淫巧,不合大清祖宗成法!〃
這一次的呈文既騙過了上海道臺,又騙過了同治皇帝。於是,黃頭髮、藍眼珠的美國人立即扛著沉重的測量器材,從閘北開始沿河南路橋、寶通路、天通庵,在江灣、張華浜一線架起標杆和三角架,勘測和規劃了1年。終因成本太高一時無法籌集到大筆款項,便將這項開創性的工程轉讓給了實力雄厚的英商怡和洋行經辦。
怡和洋行是靠一本萬利的鴉片貿易輸入上海的最大暴發 戶。接到籌建淞滬鐵路工程資料後,便立即聯絡另外一些英商,組成了〃吳淞鐵路公司〃。當年便委派美國人瑪禮遜為築路總工程師,並從英國運來了一批工程技術人員以及龐大的鑄鐵機車和像房屋一樣的車廂來到上海。他們根據美國人勘測的線路徵地打樁、填土築路。
沿線的鄉民像趕廟會一樣到工地旁看熱鬧。他們聽說外國人要修路,由原先的坎坷泥路修成平坦筆直的大路,而且挑土築路每天還能掙幾文的工錢,人人皆大歡喜。
路基壘成了,泥路上又鋪上雞蛋大小的石塊、石片。清廷的政府官員也來看新鮮了,他們驚訝路為什麼要高出地面,他們看不懂路兩邊像山一樣一堆一堆的龐然大物是什麼東西。
〃這是用來平整道路的機器。〃極有紳士風度的英國人彬彬有禮地告訴說。穿著寬大官服的清朝官員們似懂非懂地點點頭,斜插在官帽上的一支支花翎隨著信以為真的主人也一齊認真地叩首。
路基上排起一根一根的枕木。中國的勞工覺得用這樣粗壯的木料鋪路實在可惜,他們認為這樣上好的木材應該製作門窗和農具。隨著上百人山呼海嘯,黑亮的鐵軌壓在四方形的枕木上,鋪設鐵軌的鄉民們不知道這樣的路上怎麼開汽車。
僅1個月就鋪好從閘北到天通庵的軌道。根據美國人瑪禮遜的指令,英國的工程師們指揮螞蟻般的中國人用繩索和撬棍,將山一樣重的火車頭撬上軌道,接著升火試車。當車頭的煙囪冒出金星般的火星,隨著震天動地汽笛長鳴,車輪鏗鏘鏗鏘地飛轉起來的時候,鄉民們嚇得抱頭亂竄,中國人哪裡見過這樣的場景?清政府的官員們這才如夢初醒地下令江海關道臺馮俊光立即停車,理由仍然是〃壞了祖宗的成法〃。馮俊光不敢在洋人面前傳令,他只是小心地婉轉地告訴英國人,說附近鄉民害怕轟隆隆作響的聲音,怕要發生意外,央求洋人停工、停車。
英國人在口頭上答應考慮的同時,一面繼續抓緊時間築路,半年後鐵軌鋪到了江灣。又過了4個月,路軌延伸到了長江口的吳淞鎮。
英國人修築這條十多公里的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