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是絕對不能允許的;華夏帝國好不容易得到了騰飛式的發展;讓老百姓們能夠過上幸福安寧的生活;朝庭更是在大搞建;為華夏帝國的四個現代化而努力奮鬥的當口;真要缺了錢;就算是暫時不會影響老百姓的生活;那也等於阻礙了華夏帝國的發展。
這當然是不行的;不過接下來;該怎麼去化解頡利可汗的這一招?
“海運貿易想要早過陸路貿易;至少還需要三到五年的光景;畢竟現如今我們才剛剛開通海路貿易;再加上船隻的建造也得有個過程。所以;臣以為;對於東西突厥;建議最好能夠區別對待。”
“不錯;現階段我們的重心是收復前朝舊土;將整個中原控制在手中為要。若是與東突厥和西突厥同時開戰;必然會對我華夏帝國的大一統造成障礙。”
“要不;咱們就跟西突厥先談判;加大雙邊的貿易往來;讓他們也會心疼利益的損失。”
諸多文武大臣都在這裡各出各的主意;雖然很少會有極富建設性的主意;但是;倒還真是給大夥不少啟發性的靈感。
“陛下;或許我們應該先下手為強才對。”方才一直都在沉默不語的韋雲起這個時候清了清嗓子站起了身來說道
他走到了地圖跟前;手指戳了戳其中一個位置然後說道。“臣以為;西突厥雖然也很強大;但實際上;他們與我華夏並無仇怨;所以;會不會與東突厥聯合進攻我華夏;臣以為只在兩可之間。”
“那麼;最要緊的就是;我們要讓西突厥看到我們的實力;強大到令西突厥覺得動用武力;不會帶來足夠的利益;那麼;西突厥肯定會對我們與東突厥之間的衝突持觀望態度。甚至有可能想去當得利的漁翁;等待著東突厥被我華夏擊敗的那一時刻。”
韋雲起的手指所點的地方;正是延安以北一千多里地的敕勒川;也就是後世所稱的河套地區。河套地區是指黃河“幾”字彎和其周邊流域。河套地區自古以來就為中華民族提供了豐富的文化資源及生活資源;民諺亦講“黃河百害;唯富一套”。這種河套的地形在世界大江大河裡絕無僅有。河套周邊地區;包括湟水流域、洮水流域、洛水流域、渭水流域、汾水流域、桑乾河流域、、漳水流域、滹沱河流域;都具有比較好的自然環境條件;它們環繞著河套地區;正如眾星捧月一樣;把河套文明推到了最高峰;同時又把河套文明傳播到更廣闊的區域之中。
河套平原通常是指內蒙古高原中部黃河沿岸的平原。一般講的河套平原主要指陰山以南的黃河沖積平原;包括前套平原和後套平原。前套平原主要指內蒙古包頭、呼和浩特一帶的平原;南北朝時稱“敕勒川”;五代時叫“豐州灘”;明朝以後稱“土默川”。
以前;主要是匈奴人在這裡活動。秦統一之後;派蒙恬率三十萬大軍將匈奴逐出河套;“徙謫戍以充之”;但泰祚短促;秦末天下大亂;移民皆返還家鄉;河套復為匈奴所有。漢武帝反擊匈奴;佔領河套。由於路途遙遠;交通不便;糧餉運輸極為困難;於是西漢中央作出開發河套的重大決策;並取得了世所公認的成就。在中國封建社會歷史上;由政府全力以赴、深入持久地全面介入一個地區的經濟開發;這是第一次;也是最成功的一次;可以說是中央政府開發邊疆的典範。
元朔二年;漢武帝派衛青出雲中以西至隴西;擊胡之樓煩、白羊王於河南;遂取河南地。然後大臣主父偃向武帝上疏;“盛言朔方地肥饒;外阻河;蒙恬城之以逐匈奴;內省轉輸戍漕;廣中國;滅胡之本也。”武帝接受這一建議;當年即置朔方郡(今內蒙烏拉特旗東)和五原郡(在今包頭西)。後又於元朔四年置西河郡(郡治今府谷西北)。河套平原還有云中郡、定襄郡。北地、上郡的北部也延伸到河套地區。武帝又在郡下設縣。
至西漢末;朔方郡有縣十;五原郡有縣十六;雲中郡有縣十一;定襄郡有縣十二。漢武帝在設定朔方郡的次年(前26年);遣將軍蘇建築朔方城;“復繕故秦時蒙恬所為塞;因河而為固。”它郡亦相繼築城。新設定的縣也在築城;如朔方郡之臨戎縣城;為武帝元朔五年築;其三封、沃野兩縣為武帝元狩三年所築。太初三年夏;武帝遣光祿勳徐自為築五原塞外列城;西北至羅朐;遊擊將軍韓說將兵屯之。
河套地區所築之城;既是郡縣治所和軍事防守的據點;又是一個地區最重要的居民點。西漢雖然在三次戰役中取得重大勝利;但退居漠北的匈奴仍有強大的進攻能力;機動性強的匈奴騎兵仍經常竄入河套地區進行騷擾;如元鼎五年;匈奴“入五原;殺太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