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就像天氣預報,短期的好說,今天說明天有沒有雨,好講。中期的、長期的就不好講,一個月以後下不下雨?誰知道?要是還要求講清一個月以後什麼地方下不下雨,這不就更難了。”
“時間一定要準確。情報搞到手了,是不是及時送出去了。送出去了,我們這邊是不是及時收到了。收到了,首長是不是及時看到了。關節多了。”
“這個事情,我怎麼沒聽說過?”
可以設想,有許多種可能性。比如說,或許當時許多情報人員被敵人制造的種種假想迷惑了,送上來許多份日偽軍即將“掃蕩”路西的情報。那份敵人即將“掃蕩”冀中的真實的情報,反被這數量上佔優勢的內容不真實的情報淹沒了。又比如說,也許送上來的那份真實的情報,證據還不是那麼確鑿,結論也只是情報人員的一種猜測,不是十分肯定,因而難以引起領導的注意。歷史的真實究竟是什麼樣子,因為當年情報工作都是單線聯絡,黃敬、張國堅、羅玉川、鮑俊德等當事人又均已作古,故而在目前的確難以講清,這也算是一件歷史懸案吧。
情報工作多為單線聯絡,許多無名英雄的事蹟直至今日,或許還不為人所知,也許當年有極少數優秀的諜報人員確曾打入日偽機密部門,獲取過不少有價值的情報,報告給八路軍總部或中共北方局以至延安。不過,從目前掌握的材料看,我方當時並不瞭解日本人“五一”大“掃蕩”
的具體步驟和總體設想。不清楚敵人是要長期佔領而非短期“掃蕩”,不僅要消滅我有生力量,還要變冀中為“大東亞聖戰”的基地。如果說我方在“掃蕩”前就瞭解到這些情報,那麼此後許多事情無法解釋,李健說,“對敵人的計劃和陰謀,我們不是一開始就很清楚,而是在鬥爭過程中逐漸明瞭的。”這恐怕還是比較符合當時的實際情況的。
日軍110師團參謀長中村三郎少將在“五一”大“掃蕩”
後曾感嘆:“根據盤問俘虜的口供:中共方面早在3月間就覺察到我方此次作戰的企圖,並在4月20日發出了反‘掃蕩’的指令。因此,必須充分認識中共情報能力的優越性。”今天我們歷史地看待這個問題,應該說,這種“優越性”
主要來自百姓們無數雙眼睛的監視,敵人各個據點,有什麼動向,我們很快就知道了。我們的優越性就在於人民,而不是在於事先就獲取了日本人“五一”大“掃蕩”
的具體計劃和真實意圖。日本人作為異民族在中國作戰,有許多困難。同樣,我們要想獲取異民族軍隊日軍的情報,也不那麼容易。
…
不要忘記克勞塞維茨的名言(1)
…
◇今天,每一位被稱為軍事家的人,大概都讀過一百多年前一位普魯士人——克勞塞維茨寫的書:《戰爭論》。在這部書中,他提出了一個著名的論斷:“勝利通常產生於各種物質力量和精神力量的總優勢。”他認為,任何戰鬥都是雙方物質力量和精神力量的較量。最後誰在這兩方面剩下的力量最多,誰就是勝利者。值得指出的是,克勞塞維茨非常重視戰爭中的精神因素。他認為:“不能忽視精神因素,因為正是精神狀態對軍事力量具有決定性的影響。”
八年抗戰,八路軍靠的是小米加步槍,與日軍相比,物質力量明顯處於劣勢,因而精神因素就變得更為重要了。
這就要求我們的軍隊,進攻,就要有壓倒一切敵人的氣勢;防守,就要穩如泰山。那麼,“五一”大“掃蕩”前冀中的軍民,又是處於怎樣的一種精神狀態呢?在思想上做了充分的準備沒有呢?對此,我們可以在當年將帥們的回憶錄中找到一些答案。
聶榮臻在談到“五一”大“掃蕩”後冀中大部地區淪入敵手的原因時說:“總的來看,這當然是由於敵我力量懸殊造成的,但是,這同我們一些同志對這次‘掃蕩’的估計不足、準備不足,也有一定的關係。”
程子華也認為這個回合沒有打好,思想因素是一個重要原因。不過他說得更為具體。他說:“這次‘掃蕩’中,我們無論在物質上或人員上的損失,遠比歷次反‘掃蕩’為大。原因是:對敵人的這次‘掃蕩’的嚴重性估計不足,把這次‘掃蕩’與過去的‘掃蕩’作同樣的認識,在思想上、組織上、工作上準備不充分”
呂正操在回顧這一段歷史時,也指出“對敵人這次‘掃蕩’的長期性估計不足是嚴重教訓。對敵人長期駐軍、搞‘剔抉清剿’缺乏思想準備,在一段時間形成被動。”從將帥們的言論中可以看出,他們的說法雖有所不同,但有一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