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部分 (第4/4頁)
夢幻天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由於香港工薪待遇與內地的巨大差異,誰都想 來港工作,除靠真才實學的外,有相當部分是靠背景來的。中信、光大、康 華等公司,是北京高幹子弟嚮往的地方。
… 頁面 156…
中信集團的人普遍認為,中信的第二代領導人是王軍與榮智健。 王軍與榮智健聯合賀平、馬萬祺等臺辦澳門興隆行。馬萬祺是澳門華人 領袖,他的兒子馬有恆與榮智健的妹妹榮智婉是夫妻,可以說,辦興隆行, 完全是藉助馬萬棋的力量,也可以看成榮智健對王軍的友好表示。 王軍是北京中信副董事長,他認為榮智健的能力,完全可以任香港中信 的董事總經理。當時,這個職務由米國鈞擔任。他是一位從事外貿外交多年 的老幹部,1964年任中國貿易促進會顧問,次年任貿促會駐奧地利代表,曾 任中國駐日本參贊、代辦、公使,1977年任中國駐斐濟大使。 為收購目泰航空股份,中信方面曾引起過爭論。 國泰是香港處壟斷地位的航空公司,盈利可觀,如不是曹光彪發起空中 爭霸戰,太古的施懷雅家族才不會走“中資路線”——出讓部分股權,讓外 人到這隻聚寶盆旁分一杯羹。 這是香港商界,人人都夢寐以求的事,但香港中信董事會不同意。很顯 然,若按榮智健的主張去做,等於是成全英資國泰,而回擊華資港龍,這樣, 中信究竟是中國人的中信?還是英國人的中信? 設想胎死腹中,榮智健作了半年的努力,最後直通國務院,才獲得成功。 1987年2月,香港中信與國泰航空完成交易。成交後,榮智健遭到很多人的 批評。而香港商界,卻說榮智健坐收漁利,是國車港龍爭霸的真正贏家。 1987年,公司改組為中信集團(香港)有限公司。新董事局成員有熊向 暉、莊壽昌、王軍、雷平一、張方膽、榮智健、範鴻齡、鄧其。米國鈞退休, 榮智健接替他任董事總經理。 中資公司每一次擴大,總有很多有背景的人湧來。榮智健也遇到這種情 況,長途電話或親筆推薦條源源不斷,榮智健把他們一一擋回去,大膽啟用 香港本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