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結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人的精神和情緒狀態有積極、好動、向上、進取、樂觀等陽性的一面,也有消極、沉淪、安靜、畏縮、悲觀等陰性的一面。陰陽平衡、相輔相成、交替出現,這是常態。人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陽性的精神出現在白天,陰性的精神出現在夜晚。也有陰陽顛倒的,白天睡覺,晚上工作,比如毛澤東的生活習慣就是如此。即便是陰陽顛倒,但陰陽還是平衡的,交替更迭。中醫把白天陽性的精神、情緒狀態名之曰“神”,把陰性的精神狀態名之曰“魂”和“魄”。
請注意,代表陰神的“魂”、“魄”都帶有一個“鬼”,鬼與神相對,一陰一陽。鬼者歸也,所謂視死如歸。鬼也代表人之將死、已死的狀態。魂魄一半是鬼,喻示人在睡眠中,處於半死不活的狀態。所以道家稱睡眠為小死、假死,其實生死本是交替出現的,不得小死,也難得大活。經常不死,只能不活。
所以,如果陽性的精神狀態亢奮過頭,搞得人激動、興奮,最終失眠,到了次日接著工作,再去亢奮,這就是陰虛陽亢、陰陽失衡。長期的失眠,就會使陰性的精神以睡眠以外的另外一個面目出現,因為陰陽總是要平衡的。那就是清醒時的負面精神與情緒和行為:情緒低落、喪失興趣、難以集中注意力、恐懼不安、懊悔、愧疚、自責、自殘,甚至自殺。
“愧”是形聲兼會意字,發音近乎“鬼”,含義是心中有鬼,就是內心有負面、陰暗的精神、情感、情緒。這種愧的情感大概有以下幾個表現。
首先,愧是虧心,想了或者做了與自己價值觀和道德標準違背的事,反思以後感覺虧欠,也就是與完美標準有差距。有些家庭家教很嚴,父母對子女較少體貼和溫情,以至於外界強加的標準與孩子的實際能力相差較大,導致孩子常常出現虧欠心理。這是外因。
從內因來講,虧心就是心虧,中醫認為心包氣血不足的人,容易出現羞愧,表現為膽小、害羞、緊張、臉紅、心跳、手心出汗、不敢直視或對視,屬於沒做虧心事,半夜也心驚的那種人。仔細分析一下,導致患者產生愧的原因,大多是普通人不以為然的事情。心氣不足的人,容易拿根雞毛當令箭,容易誇大痛苦、渲染事實。所以矯正和治療愧,一要降低父母要求和自我要求的標準,特別要禁止父母強迫孩子完成自己未盡心願的那些病態行為。其次,要補益心血、心氣。雖說勞心者治人,但是勞心者大多活得不快樂,甚至很痛苦。
其次,愧是自卑,自己看不起自己,經常否定自己,貶低自己,自覺慚愧,甚至自慚形穢。比起就事論事否定自己來,自卑是對人的全面否定,也就是無論做什麼事都覺得自己不行。自卑源於攀比、競爭,多數自卑的人起初是受到父母、老師、同學長期的有意無意的譏諷、挖苦和貶低,傷害了心氣,進而產生對自身的懷疑和否定。
自卑的人有示弱和逞強兩種極端表現,示弱的人總是表現出畏縮、後退,渴望被幫助、關愛的樣子,如果外部生存環境好,尚能慢慢自我調整,恢復到正常。反之,極易經不起挫折、打擊,走向自絕。逞強的人,是試圖在競爭中取勝,向別人證明自己,再透過別人的肯定,來達到自我認同的目的。這種透過外求來解決內患的方法,往往是緣木求魚,最終把自己搞得很累,始終處在看別人臉色生活的境遇,很難自得其樂。
“疚”也是形聲兼會意字,是心病日久以後產生的自責和負罪感。可以說愧久了,就會出現疚。也就是說病人從開始的虧欠、自卑的虛症,進而轉向了責備、譴責、傷害、殺害自己的實症。開始總說對不起別人,現在要採取行動做個了斷。
天造地設,幸而為人,本來是讓人興高采烈的事情,但是群居生活形成江湖、社會,為了統治的需要,就產生了無數的說教,讓人變成馴服的工具。這些說教有兩個基本特點,要麼就是先讓你感到自己有缺點、錯誤,需要懺悔、改正,實在找不出一點問題,就搞出個原罪來,讓人背上沉重的精神負擔,有的甚至讓你呼吸、喝水、吃飯都產生負罪感,說你殺生了。要麼就是把自己或者自己信奉的某種說教搞得極其神秘、高大、莊嚴,讓受眾產生相對的卑微、低下,甚至忍不住要下跪的感覺,甚至啟發、誘導你去自責、懺悔,進而產生愧疚的情緒。
愧 疚(2)
很多人中招,在不斷地削足適履,改變自己適應社會的過程中,不斷壓抑、削弱心氣,最終崩潰。臨床經驗證明,所有抑鬱症病人不是因為事情而內疚,而是感覺內疚,找個事情做由頭。心理醫生喋喋不休,今天治癒了病人的內疚,明天病人又會找到另一件事情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