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部分 (第4/4頁)
換裁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之跡象啊!一種從未有過的失魂落魄之感漫過周身,他的心境似乎一下子頹喪黯淡了:“變法”的氣數將竭,大宋的劫運將至,尋覓追索的道路已走到盡頭,剩下的只有君臣靈犀相通的痛苦心靈向著佛門尋求寬慰了。唉,皇上何嘗不知佛門並無“極樂”之境,人生無奈,也只能視“無”為“有”了。
深沉痛苦的刺激,使王安石習慣於思索的頭腦又活躍起來,他毫無倦意,吹滅了燭光,斜倚在桌案旁的竹榻上,睜大眼睛,雜亂無章地回溯著自己一生中的酸甜苦辣澀。他想到皇帝趙頊,想到洛陽的司馬光,想到今日來訪的蘇軾,想到呂惠卿、曾布、章惇、呂嘉問、鄭俠,想到逝去的韓琦、富弼、唐介和活著的呂公著、文彥博,想到北山墓地青家下的兒子王髣和弟弟安國,他此刻已不再有仇恨和哀痛,只是思索自己成功中的失敗、失敗中的悲哀,尋覓著自己留給現實和未來無可奈何的遺憾和歉疚。秋夜苦短,黎明時分,他的思緒又回落到來訪的蘇軾身上:不久的朝廷會是什麼樣子?當紛爭瀰漫京都的時候,口無遮攔、胸無城府的蘇子瞻真的能夠由汝州進入朝廷嗎?就是能夠進入朝廷,對蘇子瞻來說,是禍是福呢?他一顆茫然若失的心,著實為蘇軾的未來擔憂:蘇子瞻啊,現時的京都,是不可進的。
清晨散步幹屋外,王安石招來葉濤,告知“捐園屋為僧寺”之事已蒙皇上恩准,囑其今日進城告知“書場浪子”,請其在秦淮河畔尋覓購置幾間屋舍,以便早日移居,並囑其勿為蘇子瞻所知,以免“客住不安”。早餐之後,他更衣著帽,興致盎然,令老僕牽驢攜帶酒餚相隨,與蘇軾作山川寺院之遊。
王安石與蘇軾漫遊鐘山。老僕牽驢作導,行至山腰碧湖,泉流淙淙,波光灩灩,芳草綠岸,游魚安閒,幾樹野花臨湖流彩,花水相映,碧紅交融,景緻極麗,蘇軾情舒而讚歎:“此鐘山高臺明鏡,當對鏡撫發潔須而入堂”,進與王安石席碧草而坐,臨波怕神,良久不忍離去。忽有清風拂來,幾片花瓣戀水波而飄落湖面,蕩起幾絲漪漣,王安石觸景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