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部分 (第2/4頁)
換裁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旦大慶殿場面輝煌的君臣朝會,渡過了大年初二熱鬧的大相國寺的焚香祭天,迎來了大年初三這轟動京都的盛世壯舉——“御苑射弓”。
南御苑,位於內城東南一隅,是一座大型皇家園林,紅牆圍繞,周長十二里,為仁宗趙幀即位初期所建。園內山峰巒巖。池沼島嶼,皆為人工堆造而成,佈局精巧,別緻奇特;林木竹藤,多系人工栽植,依勢而就,盡其自然;樓臺亭榭,點綴其間,各逞奇麗,巧奪天工。在峰巒池沼之間,有一片寬闊平地,長約五百丈,寬約三百丈,是園林中唯一不曾經受改造的天然所在。春來綠草成茵,彩蝶飛舞;冬至草枯若金,水禽棲聚。此處原為仁宗皇帝偶而遊樂馳馬之地,現時已修飾為“御苑射弓”的射弓場了。
一個多月來,千百名工匠的熱汗心血和從國庫裡流出的黃金白銀,變戲法兒似地創造出人間奇蹟,使這片寧靜的草地,一躍而成為園林中最為富麗堂皇的地方。
一座綵樓依池沼彎曲之勢蜿蜒而起,長達一百七十步,高為三層,通體碧綠晶瑩,造型從中央逐漸向兩側迭次滑行伸展,形成主次分明的外觀;屋簷向上飛翻而出,琉璃閃光,明朗豁亮,展現一派放達不羈之勢;畫棟綴列,圖案回異;門窗精美,雕花繁複;室內為駐驊歇息之所;長廊橫波,宮燈密懸;茶几坐椅,依欄而置。
一座看臺與綵樓相望而起,長約二百步,階梯式隨峰巒之勢依坡而上,直與巒頭峰頂相接,渾成一體,高為二十五層,可容五千人落坐。整個看臺均為木質構建,塗以深綠,與峰巒松柏一色,雖無雕飾之物,亦顯渾厚雄偉。
射弓場頂端,並排聳立十座一丈五尺高的箭靶,靶身塗綠,靶面著紅,均畫一黑色側面虎頭,以虎目為靶心。畫者似有惜虎之意,筆下虎目環睜,憤怒而視,張髭而嘯,似有撲越廝鬥之勢。
射弓場起點,是峰巒的谷口,短松灌木,密密匝匝。谷內乃騎射者集結之處。
射弓場內的積雪,已被工役清除乾淨,泥濘已用黃沙覆掩,場面平整。白色起始線和箭靶前百步處的開射線顯得格外耀眼。
熙寧四年(1071年)元月三日黎明寅時,王安石與“御苑射弓”總指揮呂惠卿帶著東西兩府的大臣進入南御苑。三千禁軍也開進苑內警戒。車轔轔,馬蕭蕭,拉開了“御苑射弓”的序幕。
呂惠卿的組織才能,確實是無與倫比的。為了演好這場二十年近於失傳的“大戲”,他弄來了許多重要的角兒擔任“伴射”:
大遼使館、高麗使館、回鶻使館、于闐使館、真(月葛)使館、大理使館、大食使館、三佛齊使館、交趾使館都答應各派兩名使節伴陪皇帝騎射以助興。西夏使館在半個月的猶豫之後,前天夜裡也決定派出兩名使節參加。
外藩各國使節終於全部出場伴射,足以顯示大宋皇帝的德威和榮耀。
為了對付心懷叵測的西夏人,呂惠卿親至禁軍大營,精心選定十名弓馬射手參賽,並以禁軍中那位騎射教頭為首。這些人都是騎射中的高手,技藝精湛,足以壓倒西夏人可能出現的挑釁。
為了顯示這次“射弓”的歡樂氣氛,呂惠卿在文臣中也指定十人參加。這是一組不諳弓馬的丑角,用以襯托皇帝騎射的高超。這些文人最好當場弄些令人捧腹的事來,以體現年節期間的喜興。
為了確保這次“射弓”的安全,呂惠卿在弓箭上也作了規定:凡參加“伴射”者,一律使用弩弓、弩箭,以突出皇帝使用的大弓、長箭,以顯示皇帝的神力、神采。
為了保持“射弓場”內的良好秩序,呂惠卿獨具匠心地草創了“門貼”的辦法。由禮部印製“門貼”為入場證,凡進入南御苑的觀眾,需持有“門貼”,方可放行。“門貼”定額原為五千張,由於發放中的人情交易,實數已逾萬張。當然,能得、到“門貼”的,決非市井細民。
為了激勵人們的習武精神,擴大這次“御苑射弓”的影響,並激發“伴射”者的興致,這次“射弓”特設賞格三等;一等獎二名,賞銀鞍馬一匹;二等獎五名,賞金銀器皿一套;三等獎十名,賞綢緞衣著一套。
當然,為了保證皇帝這次“演出”的成功,呂惠卿對各方人士,特別是“伴射”的禁軍將校們都分別作了“特別”交待。事君無小事,任何細微的失誤,都是會導致身敗名裂的。
卯時的鐘聲敲響,從大內鐘樓傳向全城。這是南御苑向市民開放的訊號,也是“御苑射弓”即將開始的通告,京都各條街巷立即滾動起五光十色的人流。
大遼使館的車輦、馬隊,賓士在都亭驛大街